-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画出下列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9K 35Br 53I S2- K+ 第二关:画图 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短周期元素是: 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 某短周期元素的核电荷数是电子层数的5倍,其质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He、C、S Li、P +15 2 8 5 P 第三关:元素推断 第四关:综合运用 今有甲、乙、丙、丁四种短周期元素。已知:甲元素是自然界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乙元素为金属元素,它的原子核外K层、L层电子数之和等于M、N层电子数之和;丙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氢气在丁元素单质中燃烧火焰呈苍白色。 (1)试推断并写出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写出上述元素两两化合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氧O 钙Ca 钠Na 氯Cl CaO 、Na2O、 Na2O2、 ClO2 、CaCl2、 NaCl 元素原子结构的特殊性的粒子(1-18号元素) (1)最外层电子数为 1 的原子有: H Li Na ; (2)最外层电子数为 2 的原子有: He Be Mg ; (3)最外层电子数跟次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 Be Ar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是: C ;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原子是: O ;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原子是: Ne ; (4)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 Li Si (5)内层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 Li P ; (6)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原子有 H Be Al ; (7)电子层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原子有:Li ; (8)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原子有: He C S ; (9)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3倍的原子是: O ; (10)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原子 1H ; 本节课我学到了什么? 1.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3.会画前20号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 * (1)每一个原子都有一个体积极小、极密实的核 (2)原子核占有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原子质量 (3)原子核被一个体积很大的几乎什么也没有的空间包围。 卢瑟福的理论开拓了研究原子结构的新途径,为原子科学的发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然而,在当时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卢瑟福的理论遭到物理学家们的冷遇,因为它与牛顿的经典物理理论相违背。卢瑟福原子模型存在的致命弱点是正负电荷之间的电场力无法满足稳定性的要求,即无法解释电子是如何稳定地待在核外。 * 汤姆逊提出的这个模型,电子分布在球体中很有点像葡萄干点缀在一块蛋糕里,很多人把汤姆逊的原子模型称为“葡萄干蛋糕模型”。它不仅能解释原子为什么是电中性的,电子在原子里是怎样分布的,而且还能解释阴极射线现象和金属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发出电子的现象。而且根据这个模型还能估算出原子的大小约10-8厘米,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正由于汤姆逊模型能解释当时很多的实验事实,所以很容易被许多物理学家所接受,因此它风行了 10多年,后来意外地被他的学生卢瑟福推翻。 * 卢瑟福的理论吸引了一位来自丹麦的年轻人,他的名字叫尼·玻尔(Niels Bohr,1885-1962)(左图),在卢瑟福模型的基础上,研究氢光谱产生的原因中他提出了电子在核外的量子化轨道,解决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问题,描绘出了完整而令人信服的原子结构学说。 * *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第1课时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原子的核外电子能量高低与分层排布的关系。 2.掌握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归纳法、比较法.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品质 教学重难点 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原子的核外电子到底是怎样排布的呢? 19世纪初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模型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小球 存在问题:不能解释电子存在 理论内容? 原子结构模型探究历程 α粒子的散射实验 实验结果: 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2、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 3、极少数α粒子偏转角度超过900,有的甚至被弹回, 偏角几乎达1800。 卢瑟福的结论: 原子内大部分是空的,所以大多数α粒子得以穿过金箔。 原子所有的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集中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即原子核。 原子结构模型探究历程 英国物理学家 卢瑟福 E.Ruth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