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昆虫形态

一、昆虫的头部 ? 头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头部是昆虫体躯最前的一个体段,以膜质的颈与胸部相连。头上着生有触角、复眼、单眼等感觉器官和取食的口器,所以,头部是昆虫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昆虫头壳的表面由于有许多的沟和缝,从而将头壳划分为若干区。这些沟、缝和区,都有一定的名称。头壳前面最上方是头顶,头顶的前下方是额。 头顶和额之间以“人”字形的头颅缝(又称蜕裂线)为界。额的下方是唇基,以额唇基沟分隔,唇基的下方连接1个垂片称上唇,两者以唇基上唇沟为界。 头壳的两侧为颊,其前方以额颊沟和额区相划分,但头顶和颊间没有明显的界限。 头壳的后面,有1条狭窄拱形的骨片是后头,其前缘以后头沟和颊区相划分。 后头的下方为后颊,两者无明显的界限。如将头部从身体上取下,可见头的后方有1很大的孔洞,为后头孔,是头部和胸部的通道。 头壳上沟缝的数目、位置、分区大小、形状,随昆虫种类而有变化,是分类上的特征。 (二)触角 昆虫中除少数种类外,头部都具有1对触角。一般位于头部前方或额的两侧,其形状构造因种类而异。 嗅觉和味觉的功能。因触角上着生许多感觉器和嗅觉器,因此,不仅能感触物体,而且对外界环境中的化学物质具有十分敏感的感觉能力,以找到所需要的食物或异性。 触角的功能 触角对于昆虫的取食、求偶、选择产卵场所和逃避敌害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些昆虫的触角还有其他的功能。如雄蚊的触角具有听觉作用;雄芫菁的触角在交配时,可以抱握雌体;魔蚊的触角有捕食小虫的能力;水龟虫成虫的触角能吸取空气;仰泳蝽的触角有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复眼(compound eyes) 成虫和不全变态中的若虫、稚虫都有1对复眼,着生在头部两侧的上方,多为圆形、卵圆形,或肾形,也有少数种类复眼又分离成两部分。善于飞翔的昆虫复眼比较发达; 低等昆虫、穴居昆虫及寄生性昆虫,复眼常退化或消失。 复眼由许多小眼(ommatidium)组成小眼的数目因昆虫种类而异。如家蝇的1个复眼有4 000多个小眼,蜻蜓有28 000多个。一般小眼数目越多,视力也越强。 复眼不但能分辨近处物体的物像,特别是运动着的物体,而且对光的强度、波长和颜色等都有较强的分辨能力,特别是对330~400 nm的紫外线有很强的反应,并呈现趋性。 由此,可利用黑光灯、双色灯、卤素灯等诱集昆虫。很多害虫有趋绿习性,蚜虫有趋黄特性,但在昆虫中很少能识别红色色彩。 复眼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对昆虫的取食、觅偶、群集、避敌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单眼(ocellus) 成虫和若虫、稚虫的单眼常位于头部的背面或额区的上方,称为背单眼(dorsal ocellus); 完全变态昆虫幼虫的单眼位于头部的两侧,称为侧单眼(lateral ocellus)。 背单眼通常有3个,但有的只有1~2个,或无。侧单眼一般每侧各1~6个。 单眼的有无、数目以及着生位置常用作昆虫分类特征。 单眼的构造比较简单,它与复眼中的1个小眼相似,为由1凸起的角膜透镜,下面连着晶体、角膜细胞和视觉柱组成。从构造和光学原理上看,单眼无调节光度的能力。因此,一般认为单眼只能辨别光的方向和强弱,不能形成物像。但也有人认为,单眼是近视的,能在近距离的一定范围内造成物像。 1.咀嚼式口器 取食固体食物。典型危害状是造成植物体各种形式的机械损伤。最明显的是常造成叶片的缺刻、孔洞或将叶肉吃去,仅留网状叶脉,甚至全部被吃光;钻蛀性害虫常将茎杆、果实等蛀成隧道或孔洞;有的钻入叶中潜食叶肉;有的咬断幼苗的根或茎,造成幼苗萎蔫枯死;还有的吐丝、卷叶、缀叶等。 取食液体食物。典型危害状是受害部位常出现各种褪色斑点,受害植株常形成萎蔫,叶片卷曲、黄化、皱缩,或在叶、茎、根上形成虫瘿等。同时,很多蚜虫、叶蝉、木虱等是传播植物病害的媒介,特别是病毒病的主要媒介。 翅 昆虫是唯一具翅的无脊椎动物,翅是胸部背板向两侧延伸成的背侧叶、或气管鳃演化而来。 翅的形成与虫体运动中枢即胸部,进化过程中环境和昆虫的生活方式的演变,高大植物的出现,胸部产生滑翔器后又产生关节等有关。昆虫获得了翅,扩大了它们的活动范围,便利了觅食、求偶和逃敌等,增强了生存的竞争能力。所以,翅对昆虫的繁荣意义重大。 翅的类型 翅的类型是识别昆虫的重要依据之一,以下昆虫常见翅的类型: 2.刺吸式口器 这类口器为吸食植物汁液或动物体液的昆虫所具有,如蝉的口器。刺吸式口器由于适应需要而具有特化的吸吮和穿刺的构造。它和咀嚼式口器的主要不同点是:下唇延长成管状分节的喙,喙的背面中央凹陷形成一条纵沟,以包藏由上、下颚特化而成的两对口针,其中上颚口针较粗硬包于外,尖端有倒齿,为主要穿刺工具,里面1对为下颚口针,较细,二下颚口针内面相对各有2条纵沟,当左右2根口针嵌合时,形成2个管道,粗的为食物管,细的为唾液管;其上唇退化为小型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