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仲景之道至平至易
仲景之道至平至易
------浅谈经方临床入门捷径
安徽省郎溪县中医院 温兴韬
《伤寒杂病论》自问世以来虽几经战乱、几度湮没,却又奇迹般重现于世,真的是“中华不欲亡此书”。其独特的魅力难以言表,曾令多少有识之士倾毕生精力于此。它的神奇精深是世所共知的,如严器之言:“伤寒论十卷,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寡闻浅见所能赜究。” 故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庞大的中医队伍里,真正掌握经方运用经方治病的中医少之又少。甚至很多颇富盛名的中医大师对经方形同陌路,更有甚者视为异端。然柯琴却言:“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为什么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经方的入门真的有如柯氏所言的那样简单吗?
本人经过二十余年曲折的学习临床探索历程,尤其是近年的经方教学实践,对此略有所悟,渐渐体会柯氏并非虚语欺人。我发现有些人学习经方时间很长,却难入经方门径。而有些人特别是西医甚或是非医学专业的人士,却很容易入门。也正如老子所慨叹的那样:“我法甚易知,甚易行;众人莫能知,莫能行。”三年前,邻县一位公安干警杨先生,因顽固性高血压、心脏病久治无效,转来我处就诊,目睹经方的神奇疗效,遂对经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发奋学习经方。其对经方热爱的程度、执着的精神、掌握的深度、运用的水准无不令我惊叹!令我欣慰!更令我产生无穷的反思!
经方为何对某些人是那样的简易,而对某些人又是那样的遥不可及。正如圣虚法师言:“般若是最好的魅力之行,因为般若是遍一切处。反映在魅力上,它能动用全部五蕴去影响对方的全部五蕴,而且在广度和力度上无与伦比。同时般若又是最简单的魅力之行,不需要通达过多的知识和方法。当然,对于根基不相应的人,它却又是更难乃至难于上青天的事。”在这一点上儒、释、道、医何以如此惊人的相似。
初在母校学习,虽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学的很认真,但根本不懂何为经方,不知道经方与时方的区别,头脑中没有这些基本概念。毕业后虽然用经方,亦偶有超出想象的疗效,但对经方仍是糊里糊涂,缺乏清晰的认识。九五年在南京进修,随恩师黄煌教授系统学习经方,从白文、方证、药证、类方、体质、腹诊等方面入手,渐渐对经方的特色有了一点点粗浅的认识。2003年我写了篇《方证药证是经方不变的灵魂》,认为方证药证是经方最基本特征,强调掌握方证药证的重要性。曾用“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仲师之道方证而已”来形容。回想往日在母校学经方,只是稍得其行形,至于其神则茫然无所知。
一次偶然得到《范中林六经辨证医案选》,如饥似渴的反复阅读。书中有段按语:“疾病纵然千奇百怪,人之形脏又厚薄虚实不一,但归根到底,仍不离三阴三阳之传经变化规律。诚然,若临床掌握这一根本,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常见病如此,罕见之怪证焉能例外。”我有感而发,当即写了:六病之外无奇疾,方证之中有活法。这本书让我对六病更加重视,然而对六病的认识仍很模糊,苦苦探寻了无答案。 苦思冥想之际,口占一绝:盲人摸大象,游客看庐山。六病真身相,何时可了然?后来看了李心机教授等人的书,尤其是陈达夫的《中医眼科六经法要》与唐步祺的《咳嗽之辨证论治》等书,让我对六病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虽然如此,六病的本质仍然难以把握,如太阳病篇有麻黄汤证,可阳明病篇235条亦为麻黄汤证。那么在临床上遇到一麻黄汤证,究竟属太阳病还是属阳明病的麻黄汤证?至于桂枝汤证在其他病篇中出现的则更多。
通过多年的思考,虽然对六病的本质仍缺乏深刻的认识,而对六病的现象似有些体会。万事万物看起来纷繁复杂,但还是可以进行基本的分类。如色彩斑斓的颜色可以分为赤橙黄绿青蓝紫,抑扬顿挫的声音可以用几个基本的音节来区分,而五行更是古人认识宇宙人生最重要最基本的认知方法与逻辑思维。事物的运动变化常常是有序的,如布朗运动,起初认为是无序运动,后来爱因斯坦通过研究证明是有序运动。所以疾病纵然千奇百怪终逃不出医圣法眼!医圣用六病将繁杂的看似无序的疾病进行分类,至于合病、并病则似颜色中的合色、杂色。一部《伤寒杂病论》就是医圣以其天才的智慧,从万千复杂的疾病中破译出其基本的规律,并创立了与之相对应的特效方药。其中的六病为纲而方证属目,纲举目张无往不胜。姑且用一五绝来形容:疾病千千万,难逃六病中。熟谙方证义,竖子入囚笼。
另一部中医最重要的经典巨著《黄帝内经》则是从人体生理病理多方面进行了系统认识,不仅认识角度侧重点与《伤寒杂病论》不同,尤其在治疗方法上则稍显简朴。 《伤寒杂病论》则极少论述生理病理,高深的理法寓于看似简易的脉证组合之中。其方剂被历代经方家无数次临床实践反复验证,它的高效性毋庸置疑。经方不仅具有高效性,更具有简易、易学、易用等特性。《黄帝内经》属中医的基础理论,而《伤寒杂病论》则属中医的临床治疗学。其中的《伤寒论》相当于治疗学总论,没有讲具体疾病的治疗,却论述了各种疾病治疗的通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A版2015年秋数学必修四1.5《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课件(共23张PPT).ppt
- 人才测评与自我认知.ppt
- 人教PEP)三年级英语下册课件.ppt
- 人才测评概述.ppt
- 人教九政治 第六课 第三框 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教学 课件(共45张PPT).ppt
- 人教新目标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 Section B.ppt
- 人教新目标九年级中考复习时态张静.ppt
- 人教七年级上学期竞赛入门辅导讲义,共十讲,很实用.doc
- 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上复习导学案.doc
- 人教新目标版【四清导航】2016春八年级英语下册周周清1+Unit+1+What’s+the+matter综合测试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