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加快追赶的步伐
加快追赶的步伐 -----科教兴国 第四课时 1、了解我国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增强为我国科技发展而努力的动力。 2、明白科教兴国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 阅读教材75~77页思考下列问题: 1、我国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 2、科教兴国的含义是什么? 科教兴国;是指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 背景:科教兴国是党和政府正确把握时代潮流与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从我国国情出发,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合作讨论: 1、我国应怎样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我国采取了那些措施发展教育? 3、我国重视科技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依靠 依靠 依靠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自主学习教材73至74页:教育是基础 经济发展 科技发展 人才 教育 教育是基础 我国采取了那些措施发展教育? 春蕾计划 专助女童入学的爱心工程 希望工程 指援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新返校的爱心工程 现代化教学设施 物质保障 年份 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 金额(亿元) 比上年增长(%) 1997 2531.73 11.91 1998 2949.06 16.48 1999 3349.04 13.56 2000 3849.08 14.93 2001 4637.66 20.49 1997~2001年年均增长 526.48 15.47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及增长情况 通过观察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及增长情况表你看出了什么? 我国对教育越来越重视,随着教育经费投入的逐年增长,为我们青少年接受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也减轻了我们家庭的经济负担,让更多的贫困家庭的子女有了求学的机会。 国家在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实施奖学金、助学金制度,惠及2000多万名学生。国家每年用于助学的财政投入、助学贷款和学校安排的助学经费将达到500亿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财政安排助学经费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 我国重视科技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①成功实施了重点基础研究规划科技关计划、“863”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燎原计划以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国家重点工业试验计划等一系列重大科技行动;②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 火炬计划是一项发展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性计划,于1988年8月经中国政府批准,由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组织实施。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贯彻执行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发挥我国科技力量的优势和潜力,以市场为导向,促进高新技术成果商品化、高新技术商品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化。 火炬计划项目,是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科技攻关计划、最新技术研究开发计划成果以及其它科研成果为依托,以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形成 产业为目标,择优评选并组织实施的高科技产业化项目。通过火炬计划项目的实 施,造就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 火炬计划项目的重点发展领域是:电子与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高效节能与环保。 2000年度 吴文俊(1919.5.12— ,世界著名数学家),袁隆平(1930.9.1— ,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度 王选(1937.2.5—2006.2.13,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创始人),黄昆(1919.9.2—2005.7.6,物理学家) 2002年度 金怡濂(1929.9— ,高性能计算机领域的著名专家) 2003年度 刘东生(1917.11.24—2008.3.6 ,地球环境科学家),王永志(1932.11.17— ,航天技术专家) 2005年度 叶笃正(1916.2.21— ,气象学家),吴孟超(1922.8.31— ,肝脏外科学家) 2000年来,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名单: 2006年度 李振声(1931.2.25— ,遗传学家,小麦远缘杂交的奠基人) 2007年度 闵恩泽(1924.2.8— ,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1919.6.13— ,植物学家) 2008年度 王忠诚(1925.12.20— ,神经外科专家),徐光宪(1920.11.7— ,化学家) 2009年度 谷超豪(1926.5.15—,数学家), 孙家栋(1929.4.8—,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 2010年度 师昌绪(1920.11.15—,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王振义(1924.11.30—,内科血液学专家) 2011年度 吴良镛(1922.5.7—,建筑与城市规划学家),谢家麟(1920.8.8—,加速器物理学家) 我国设立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重要意义? ①反映了国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