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功能 组别分离(脱盐):分离大小两类不同的分子即无机盐与生物大分子; 分级分离:将分子大小相近的物质分开,通常为大分子间的分离。 大分子物质中除去小分子物质时,选用交联度大的型号;小分子物质与大分子物质分离,选择交联度小的型号。 2.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 (4) 流动相 一般水溶性试样选择水溶液为流动相,而非水溶性试样则选择四氢呋喃、氯仿、甲苯等有机溶剂为流动相。 3.经典液相柱色谱法 硅胶吸附柱色谱是较为常用的经典液-固吸附色谱,可用于分离极性至弱极性的化合物。 3.1 硅胶吸附柱色谱 使用时,一般需经过色谱柱制备、加样、洗脱和检出四个基本步骤。 3.经典液相柱色谱法 3.经典液相柱色谱法 3.2 聚酰胺柱色谱 预处理 含有残留原料及溶剂,需水洗,丙酮、乙醇回流。干燥后研磨成细粉。 装柱 一般采用湿法装柱。 上样 洗涤和洗脱 3.经典液相柱色谱法 3.3 离子交换柱色谱 树脂溶胀 用水浸泡直至上层液透明。 装柱 一般采用湿法装柱。 树脂处理与再生离子交换树脂通常使用酸、碱进行处理,可采用1~2?mol/L的盐酸及氢氧化钠溶液,以4~6倍树脂床体积交替进行处理,可获得最佳效果。在酸及碱处理之间须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 上样 洗涤和洗脱 3.经典液相柱色谱法 3.4 凝胶柱色谱 凝胶溶胀 用溶剂浸泡入10倍的溶剂中。 装柱 湿法装柱。 平衡 加洗脱剂平衡。 上样 洗脱 4. 平面色谱法 定性参数——比移值Rf ,相对比移值(Rr) 相平衡参数——K、k’ 分离参数——分离度R 4.1 技术参数 4. 平面色谱法 1)比移值(Rf)、相对比移值(Rr) 比移值(Rf值) 溶质移动距离与展开剂移动距离之比 Rf =L/L0 L为原点至斑点中心的距离 L0为原点至溶剂前沿的距离 与组分及色谱条件有关 L0 原点 溶剂前沿 A B L1 L2 Rf的测量示意图 Rf=0 组分留在原点 Rf=1 组分随溶剂前沿一起移动 Rf可用范围是0.2~0.8,最佳范围是0.3~0.5。 4. 平面色谱法 相对比移值(Rr值) Rr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 4. 平面色谱法 例:已知被测物质A和参考物B在同一薄层板上进行色谱分析,展开后,溶剂前沿到原点的距离为18cm,A、B两物质斑点中心到原点的距离分别为12cm和9cm,请计算: (1)A物质的比移值。 (2)A、B两物质的相对比移值。 4. 平面色谱法 2)相平衡参数 ( ) 分配系数K= Cs/Cm 容量因子 k’= CsVs/CmVm K、k’与Rf值的关系: 在色谱条件确定的情况下,Rf只与组分性质有关,是薄层色谱基本定性参数,说明组分的色谱保留行为,K或k’大Rf小,K或k’小Rf 大。 4. 平面色谱法 3)分离参数 L2、L1——原点至两斑点中心的距离 d——两斑点中心间的距离 W1、W2——两色谱峰宽 分离度(R) 两相邻斑点中心距离与两斑点平均宽度(纵向直径)的比值。 4. 平面色谱法 例:在薄层板上分离A、B两组分的混合物,当原点至溶剂前沿距离为16.0 cm 时,两斑点质量重心至原点的距离分别为6.9 cm 和5.6 cm,斑点直径分别为0.83 cm 和0.57 cm。求两组分的分离度及Rf 值。 解: 4. 平面色谱法 4.2 薄层色谱法 (TLC ) 将固定相均匀涂铺在具有光洁表面的玻璃、塑料或金属板上形成薄层板,将一定量混合样品溶液置于薄层板一端确定位置(点样),在密闭容器中用适当的溶剂(展开剂)展开后,根据组分在板上的位置和浓度进行分析的方法 4. 平面色谱法 (1) 常用吸附剂 硅胶:薄层用的硅胶粒度更细,一般在200~300 。 目最常用的硅胶G、硅胶GF254 、硅胶H、硅胶HF254 。 氧化铝:氧化铝H、氧化铝G和氧化铝HF254 。 按制造方法不同,可分为碱性氧化铝、酸性氧化铝和中性氧化铝。 4. 平面色谱法 (2) 展开剂及其选择 选择展开剂,要依据溶剂极性和他们的混溶性,溶剂对被分析物的溶解性,以及被分析物的结构。 4. 平面色谱法 展开剂的选择条件: ①对的所需成分有良好的溶解性; ②可使成分间分开; ③待测组分的Rf在0.2~0.8之间,定量测定在0.3~0.5之间; ④不与待测组分或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 ⑤沸点适中,黏度较小; ⑥展开后组分斑点圆且集中; ⑦混合溶剂最好用新鲜配制。 4. 平面色谱法 (3) 薄层色谱实验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能制造精益生产与智能制造的融合.pptx VIP
- 汽车热管理管路深度报告:新能源管路空间大幅提升,塑料应用高速增长.docx VIP
- 01.2021U9Cloud多组织入门培训-基础设置.pptx VIP
- 学校校长公开选拔笔试试题及参考答案校长招聘考试笔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央国企AI+数智化转型研究报告.pdf VIP
- 2025年疾控中心招聘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道家打坐的正确方法.doc VIP
- 2024-2025学年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2024)人音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智能毕业设计:基于单片机的电子时钟设计.docx VIP
- 2024年贵州社区工作者招聘真题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