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鉴定第一章第一节
中药鉴定学 第一节 中药鉴定的概念 中药鉴定的含义 1、中药鉴定 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对中药的品种和质量进行检验。 薄层色谱法 黄连、黄柏薄层色谱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进样 2 、中药鉴定学 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开发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保质、寻新、整理、提高 鹿茸 3、中药 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制品,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中药材 中药饮片 中成药 4、中药材 是取自天然的未经加工或简单的产地加工的原料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也称药材。 目前我国中药材资源 5、中药饮片 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调剂和制剂生产的药材加工品。 6、中成药 也称中药制剂,是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根据规定的处方要求,采用相应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制备成剂型适宜、具有一定的规格的药品。 中药鉴定的起源与发展 历代重要本草著作 1、《神农本草经》 作者:不详 年代:秦、汉时期 载药:365种 分类:上、中、下三品。 内容: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知识 特点:各药的记述以药性、功效为主 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历代重要本草著作 2、《本草经集注》 作者:陶弘景 年代: 南北朝 梁代(502-536年) 载药:730种 分类:以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 后世药物分类的导源。 内容:对药物产地、采收、形态、鉴别等有所论述, 记载了火烧试验、对光照视的鉴别方法。 历代重要本草著作 3、《新修本草》 (唐本草) 作者:李勣、苏敬等22人集体编撰 年代:唐 ( 659年) 载药:850种,新增114种新的药物, 有外来药物,如龙涎、血竭等。 特点:出现了图文鉴定的方法。 附有图经7卷,药图25卷 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具有药典性质的本草 我国第一部官修本草 历代重要本草著作 4、《图经本草》 作者:苏颂等 年代: 宋( 1061年) 内容:21卷,对药物的产地、形态、用途等均有说明,为后世本草图说的范本。所载药图930种及文字存于《证类本草》之中。 我国最早的版印墨线药图书 历代重要本草著作 5、《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作者:唐慎微 年代:宋( 1108年) 内容:共31卷,载药1746种, 新增药500余条 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是今天研究宋代以前本草发展的最完备的参考书。 历代重要本草著作 6、《本草纲目》 作者:李时珍 年代:明( 1596年) 分类:按药物自然属性, 自立分类系统,有纲、目 为自然分类的先驱, 内容:共52卷,载药1892种,新增 374种,附药图1109种,附方11096种。 17世纪初传到国外,译成多国文字 历代重要本草著作 7、《本草纲目拾遗》 作者:赵学敏 年代: 清( 1831年) 内容:共10卷,载药921种 《本草纲目》未载药物716种 拾遗补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而作 近、现代中药鉴定工作 (1)中医学院的成立 1956年:成立了四所中医学院 现今:中医高等院校26所 (2)中药鉴定学的诞生 1964年:开设“中药材鉴定学”课程 教材先后出版5次: 第一版:1977年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第二版:1980年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第三版:1986年南京任仁安主编; 第四版:1996年北京李家实主编; 第五版:2003年康庭国主编。 (3)国家成立的中药机构 1954年:各省市成立了药材公司。 中医药管理机构。 1955年:成立中国中医研究院。 成立中药研究所。 1958年:成立中医中药研究和管理机构。 检验监督机构:中央、地方都成立了药检 所并设有中药室。 (4)药典及配套书籍 《中国药典》: (1953、1963、1977、1985、1990、1995、2000、2005、2010); 部颁《药品标准》:共20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彩色图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薄层色谱彩色图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粉末显微鉴别彩色图集》。 (5)中药鉴定学研究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 20世纪70年代以前:传统的性状鉴别为主 80年代: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 80-90年代:光谱、色谱及电子显微技术 90年代:分子生物学技术 近年:计算机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力电子技术阮新波习题答案.pdf VIP
- 2022年小学低段数学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通用12篇).pdf VIP
- 2025贵州黔南州瓮安县招聘社区工作者50人考试参考试题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统编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课件.pdf
- (完整版)动词单数第三人称练习题.pdf VIP
-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雨课堂)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GBT27543-2011-手推升降平台搬运车》.pdf
- 办公室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育.pptx VIP
- 剪映短视频策划、拍摄、剪辑实战教程:短视频策划PPT教学课件.pptx VIP
- 河湖生态护岸工程技术导则.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