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模选择题答题情况;二模选择题答题情况;二模选择题答题情况;
13.在图8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8 V且保持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 ~ 0.6A,电压表的量程为0 ~ 15V,小灯泡L的铭牌为“6 V 3W”,滑动变阻器R的规格为“100Ω,1A”。闭合开关,为了保证电路安全,在变阻器滑片P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A.电流表示数允许的变化范围为0.3A~ 0.5A
B. 滑动变阻器R接入电路的阻值允许变化范围为0Ω~ 90Ω
C.灯泡L的电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1.5W~ 3W
D. 滑动变阻器R的电功率允许的变化范围为3.75W~ 6W
选C的64人
;14.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内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9所示。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1,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1。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ρ2,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p2,且p2=2p1。将相同质量的A、B两个小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A、B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且F1=2F2。已知A球的密度为ρA,B球的密度为ρB,且A球的体积是B球体积的6倍,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ρ1: ρ2=2:1 B.ρ1: ρA=2:1
C.ρ2: ρB=1:2 D.ρA: ρ2 =1:4
选B的50人 浮沉情况判断错
选D的52人;判断方法:
首先排除两小球均漂浮、均悬浮、均沉底
(1)假设均浸没,算出浮力比和已知浮力之比进行比较
(2)实际 F1=2F2 ,算出两个V排比和已知体积之比进行比较
;2.(2012年海淀一模12)如图2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薄壁容器,其底面积分别为S1、S2,容器内分别盛有密度为ρ1、ρ2的两种液体。现有A、B两个实心球,其体积分别为VA、VB,质量分别为mA、mB,密度分别为ρA、ρB。将A、B两个实心球分别放入甲、乙容器中(两容器中液体均未溢出),当A、B两个球静止时,它们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A、FB。甲、乙两容器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Δh1、Δh2,液体对甲、乙两容器底的压力分别增加了ΔF1、ΔF2,压强分别增加了Δp1、Δp2。甲、乙两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分别增加了ΔF3、ΔF4,压强分别增加了Δp3、Δp4。已知2mA=5mB, 4VA =3VB,FA=FB,4S1=5S2,7ρ1=8ρ2,2Δh1=3Δh2。则( )
A.ΔF1:ΔF2=15: 7,ΔF3:ΔF4=2: 5
B.Δp1:Δp2=4:5,Δp3:Δp4=2:1
C.如果ρ1=0.8×103kg/m3,那么ρA=2.0×103kg/m3
D.如果ρ2=4×103kg/m3,那么ρB=1.6×103kg/m3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游船在水上行驶时,坐在船上的游客相对于船是静止的
B.一个物体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则它的运动状态一定会发生改变
C.司机驾车时必须系安全带,这是为了防止向前加速时惯性带来的危害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一定相同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在不断减小
B.体育课上抛掷实心球时,球被抛出人未动,这说明手对球的推力大于球对手的推力
C.人推车的力逐渐增大,但车始终未动,这个过程中车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
D.蹦床运动员由空中下落,与蹦床接触直到运动到最低点,运动员的机械能一定减小
;二模填空题答题情况;二模填空题答题情况;10cm;一模典型题----联系实际;一模典型题----联系实际;一模典型题----联系实际;一模典型题----联系实际;一模典型题----联系实际;一模典型题----联系实际;一模典型题----联系实际;一模典型题----联系实际;一模典型题----实验;一模典型题----实验;一模典型题----实验;外省市题型借鉴;15.(23)减小实验误差; (24)得到伞降火箭模型在未发生日全食时和发生日全食时的留空时间; (25)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发生日全食时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短。;表一(甲小组);①甲小组同学分析比较了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得出动滑轮使用特点的初步结论是:使用动滑轮匀速提起重物, (14) 。
②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若不计动滑轮自身的重力,使用动滑轮匀速提升重物时,可以省一半力……由此,他们分析了表一中的实验数据,求出滑轮的重力为 (15) 牛。
③分析比较表一、表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新人教A版必修剖析.ppt
- 儿童常见眼病介绍.ppt
- 集合票据和信托剖析.ppt
- 儿童常见意外事故介绍.ppt
- 集体儿童膳食及营养管理剖析.ppt
- 儿童常用抗生素简介介绍.ppt
-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剖析.ppt
- 儿童创造的计算策略中的具身化和推理介绍.ppt
- 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剖析.ppt
- 儿童的简单推拿法介绍.ppt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