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2、 了解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3、理解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能力目标: 通过对生产与消费辩证关系的学习, 初步培养学生的辩证关系 丈夫:据中汽协公布的产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产销分别为915.6万辆和932.52万辆,轿车进入寻常百姓家。 女儿:现在油价这么高,轿车生产厂家如果能生产更多性能可靠、油耗低、舒适安全、富有个性的轿车,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就更好了。 儿子:家庭轿车成为消费热点,不仅推动了我国轿车行业的发展,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赵女士:车子带给我方便和快乐。周末可以带着家人充分享受大自然,平时开车上班,让我充满了优越感,工作热情高涨。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消费品从何而来? 人们所消费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劳动者通过生产经营提供的。我们要提高消费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就必须发展生产。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第一框: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学习重点: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 难点:社会生产总过程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1)对象 (2)方式 (3)质量和水平 (4)动力 (1)目的 (2)导向 (3)动力 (4)创造新劳动力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1、为什么 2、怎么样 (1)理论原因 (2)现实原因 (3)意义 (1)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提高劳动者素质 (4)加快科技发展 (5)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怎样? 课堂探究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析以下四种情景说明了什么? 探究一 1.在古代,坐拥江山和美人的皇帝为何坐不上飞机,打不了电话? 2.退朝了,皇帝为何不能像我们现代人,驾着爱车到处去旅游,或者是上网聊聊天,逛逛淘宝商城? 3.为了结婚而置办的不同的“三大件”,说明了什么?这种变化得益于什么? 4.假如没有电脑的出现,人们会不会有上网的冲动?这说明了什么?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1:生产决定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生产决定消费质量和水平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结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p29) 生产决定消费 目的 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导向 动力 新的劳动力 生产 反作用于 消费 消费扩张 (需求量增加) 供不应求 价格上涨 生产扩大 消费萎缩 (需求量减少) 供过于求 价格下降 生产缩小 消费对生产的调节作用 汽车美容 带动 带动 汽车维修 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一个乃至多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汽车消费成为热点 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 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2.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总论)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都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科学、合理的消费对生产起促进作用;不科学、不合理的消费对生产起着阻碍作用。 一、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生 产 消 费 决 定 反作用 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从整个社会来看,是否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次性提供给人们消费,这个过程就简单地停止了呢? 生产 (决定作用) 桥梁、纽带 (最终目的和动力) 消费 分配 交换 桥梁、纽带 任何社会都需要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这就是社会再生产。 社会再生产: 3、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及各环节间的关系 2010年二季度开始,中国绝对GDP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就此,中国成为第二经济体? 尴尬的“第二” 二、大力发展生产力! 2011年,中国人均GDP世界排名第87位,仅为日本的九分之一。 邓小平说:“不发展生产,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为什么要 大力发展生产力? 探究三 1、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1)理论原因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2)现实原因 ①是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内在要求。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