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历史二复习配套训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综合测试).docVIP

2011高考历史二复习配套训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综合测试).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高考历史二复习配套训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综合测试)

第四单元测试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1.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2.小明和他的同学在上网时,发现了一张图片(如下图),对此他们议论纷纷。 ( ) 同光十三绝 ①小明:“同光十三绝指同治光绪年间出现的十三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代表人物有谭鑫培、程长庚等。” ②小华:“同光十三绝的出现表明当时北京出现了‘徽汉合流’的局面,京剧由此形成。” ③小芳:“图片可以说明,京剧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行当的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 A.①正确,②③不正确 B.②③正确,①不正确 C.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D.①②③都正确 3.京剧的“京”指的是下列哪个朝代的京城 ( ) A.汉 B.唐 C.宋 D.清 4.在殷墟贵族墓葬中发现了许多随葬的贝壳,甲骨文中也有如图所示的带“贝”的文字。这能够用来说明 ( ) ①商代以贝为货币 ②商代商品经济已经获得相当发展 ③汉字最初是一种象形文字 ④甲骨文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甘肃省兰州市的 “千字龙书法石刻碑千字龙书法石刻碑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 挥毫落纸如云烟。 7.下图所示是我国一副著名绘画作品。它之所以在古代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主要是因为它反映了 ( ) A.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完善 B.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C.文人画表现个性,追求神韵的独特风貌 D.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8.下图体现了浓郁的 ( ) A.文人意趣 B.民间风情 C.质朴浪漫 D.王朝盛象 9.下列关于《诗经》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是中国诗歌诞生的源头,也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B.它是四言体诗歌 C.它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的诗歌,共305首 D.西周时贵族才能接受教育,所以《诗经》表现的是贵族而不是平民的情感 10.《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11.贵州黄平卷烟厂设计了集诗书画于一体的古代诗人烟标,下列各项与该烟标所体现的史实不相符的是 ( ) A.诗仙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歌充满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 B.诗仙猛烈地抨击社会的黑暗现实,其诗歌热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 C.杜甫赞诗仙“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D.郭沫若赞诗仙“世上疮痍,诗中圣者;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12.从诗歌的风格看,下列这首《汉江临眺》的作者应该是 ( )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碎与山翁。 A.高适 B.杜甫 C.王维 D.陆游 13.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要反映民生的疾苦。下列诗句能够体现白居易这一理论实践的是

文档评论(0)

canggu8088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