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通论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讲 通论一

(一)什么是六书? (二)六书写词 會意寫詞法可以通過聯想(如以“大、火”會意表示“赤”,以三“車”會意表示“轟” ――《说文》:“轰,群车声也。”本义为群车行驶声)、象徵(如以“日、木”會意表示“杲”或“杳”)、修飾(如以“女、卑”會意表示“婢”,以“屰、夭”會意表示“幸”)等,利用不衹一種事物的關係來構成一種新的意象以揭示詞義,比起象形寫詞法、指事寫詞法來更適合於表達較複雜、較抽象的概念,同時也就解決了象形寫詞法、指事寫詞法難以勝任的部份詞的記録問題。 會意寫詞法與象形寫詞法、指事寫詞法的區别在於:由前者産生的字,可以分拆成爲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各自都可以獨立運用的字體;而由後兩者産生的字,卽使可以分拆成爲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體,其中也必定至少有一個單體是不能獨立運用的。 4、假借 《説文解字·叙》:“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意思是説:所謂假借,就是本來沒有記録某個詞的字,仗著一個現成字讀音相同,就把記録該詞的事交付給它;令、長二字就是這樣。 “令” 字《説文》的解釋是:“發號也。从亼jí卪jié。”(徐灏hào《段注笺》:“令者,持节以号召于人也。故从卩,从亼。亼者,集也。” 其中“卩”为符节,《说文》:“卩,瑞信也。”) “長” 字《説文》的解釋是:“久遠也。从兀,从匕。兀者,高遠意也。 者,倒亾也。” “令”、“長”二字之所以爲假借,段玉裁的理解是:“漢人謂縣令曰令、長。縣萬户以上爲令,減萬户爲長。令之本義‘發號也’,長之本義‘久遠也’。縣令、縣長本無字,而由發號、久遠之義引申展轉而爲之。是謂叚借。” 久則變化。亾wáng聲。 其實,“令”字甲骨文作 , 同理,“長” 字甲骨文作 , 畫面上一個張開的口正嚮一個肅然跪著的人發出訓示或命令。從詞的角度説,“縣令”義的“令”實由“發號”義的“令”引申分化而來。由“發號”引申而指一縣中發號的人——“縣令”,詞性已經起了變化,從動詞變成了名詞,因此應該承認它們是兩個不同的詞。不過,繼續使用表示“發號”義的詞lìng的書面符號“令”來記録分化出來的新詞——“縣令”義的詞lìng,確切地説,這是襲用;許氏用它作爲假借字例,至少是不够典型的。 象一長髮策杖老人之形,本當是記録“長者,長老”義的詞zhǎng的專造字。繼續使用它來記録由“長者,長老”義的詞zhǎng分化出來的新詞——“縣長”義的詞zhǎng,也是襲用;許氏用它作爲假借字例,也至少是不够典型的。 典型的假借應該是指那些借用並無淵源關係的同音詞的記録符號爲記録符號的假借。如: “來”字甲骨文作 “其” 字甲骨文作 ,象小麥形,本是記録“小麥”義的詞lái的專 造字。《詩經·周頌·思文》:“貽我來牟”,“來”卽用其本義。表示“到來,前來”義的詞lái不容易造專用字,於是就借用與它同音而義爲“小麥”的詞lái的記録符號“來”來充當。《詩經·小雅·采菽》:“君子來朝”,“來”卽屬此用法。 ,金文或作 ,像簸箕(或下加 墊座的丌qí)形,本是“箕”的初文。語氣詞qí、代詞qí都很難利用象形、指事、會意諸法創製記録符號,於是就假借它來記録。 “九”字 甲骨文作 數詞jiǔ沒有造專用字,靠著同音的關係,便假借它來記録。 段玉裁以爲:“當作从斤、木,辛聲;非從 “案:其訓曰取木,則新乃薪之古文。”形容詞xīn沒有造專用字,靠著同音的關係,便假借它來記録。 ,像臂節形,本是“肘”的初文。 “新” 字《説文》的解釋是:“取木也。从斤, 聲。” 聲也。”王筠又以爲: 又比如: 之形。”即“腋”的古字。后世借为副词,久而为借意所专。 而, 甲骨文字作: ,也是一个象形字,《说文》: 亦,甲骨文作 “而,颊毛也。像毛之形。”字的本义为两颊下垂之毛,又有人以为最初的意思是下巴上的胡须,后借作连词或第二人称代词。 ,《说文》:“从大,象两亦(腋) * 學習《古代漢語》課的直接目的是爲了讀懂古書。而古書多用古字、古義,這就決定了讀古書必先識古字、明古義。要理解古書中词语的意义,首先必須弄清漢字寫詞的方法,即古人如何运用文字来记录词与词素的问题;要认识古書中一些疑难字的具体意义,还必須知道古書用字的歧異。 一 漢字寫詞的方法 文字是記録語言的符號體系,漢字記録語言是通過記録語言中的詞(造字時代如此,後來也記録詞素)來實現的。 我們的祖先按照每個詞的具體情況,采用了或同或異的寫詞法來記録――或者直接制造新字,或者借用已有的字型――根據前人歸納,主要采用的寫詞法共有六種,合稱“六書”。 1、造字说 前人大多以“造字法”来解释“六书”,即指的是古代的六种造字方法,又有人认为“六书”是指汉字的六种构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