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聚集原理与油气充注成藏期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一些连续沉降而没有重大抬升沉积间断地质事件发生的盆地中,若只发育一套烃源岩,烃源岩中有机质的成熟演化是连续的,主要生排烃期可能只有一期,随后的油气二次运移聚集应该看作是一个连续发生的过程。 因此,烃源岩的主要生排烃期基本代表了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 。 1.传统地质分析方法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1)烃源岩主要生、排烃期分析法 东营凹陷的烃源岩从沙二上开始少量排烃;洼陷中心的烃源岩在东营期进入大量排烃期,继东营期之后由于地层抬升,排烃作用一度中断,在馆陶末至明化镇时期又大量排烃,且规模超过东营期,成为主要的排烃期。 东营凹陷不同时期生、排烃量直方图 哈西—迈萨乌德油田地区志留系生油岩埋藏历史和烃类生成随地质时代的变化 从志留纪到石炭纪,埋藏深度一直很浅;二叠纪末盆地上升,不具备大量生油条件。直到中生代以后,盆地才开始发生强烈沉降,到白垩纪末期,埋藏深度达3700m,达到主要生油期 ,排出的油聚集在被三叠系膏盐层所封闭的不整合面下的剥蚀构造中,形成了储量丰富的哈西-迈萨乌德油田。 哈西-迈萨乌德油田 沉积埋藏史恢复 构造发展史恢复 (2)圈闭发育史分析法 圈闭形成的时间: --油气藏形成的最早时间。 构造发育史与油气聚集关系示意图 1.传统地质分析方法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A圈闭形成时间晚,位置低—无效。 圈闭形成次序:1 → 2 → 3 → 4 → 5、6、7。 圈闭形成与油气聚集的时间关系(据A. I.Levorsen) 垂直距离-从储集层开始沉积到现在的时间间隔; 空白部分-储集层沉积后到形成圈闭以前的时间间隔; 红色宽度-充储集层沉积后,任何时间内形成圈闭的百分率。 储集层 沉积时间 现在 油气运聚过程中,气呈溶解状态饱含在油中,油藏的地层压力与饱和压力相等。 与饱和压力相当的地层埋藏深度,其对应的地质时代,即为油藏的形成时间。 (3)油藏饱和压力法 饱和压力:地层条件下,气体开始析离液体时的压力。 1.传统地质分析方法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计算油藏形成时间示意图 若A层油藏饱和压力Pb = 20MPa,Pb与油藏当初形成时的地层压力Pd相等: Pb = Pd =ρw g H 相当的地层埋藏深度(设ρw =1×103 kg/m3 , g = 9.8m/s2) : H = Pb / ρw g =20 ×106 / 103 ×9.8 = 2040m 从油藏顶面上推2040m到B层,即A层油藏是B层开始沉积时形成的。 2040m 1.传统地质分析方法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3)油藏饱和压力法 (1) 原生气体:油气藏→油藏,饱和压力大于原始状态,计算的油藏形成时间比实际时间晚。 (2) 地壳运动:油气藏形成后,若上覆地层遭受剥蚀,或埋深加大,引起油气藏内的温压条件变化,饱和压力随之变化。 饱和压力法分析油藏形成时间的影响因素 1.传统地质分析方法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3)油藏饱和压力法 化石记录:储层成岩矿物及其中流体包裹体直接记录了沉积盆地油气成藏条件和过程,作为化石记录用于重塑油气藏形成和演化史。 (1)自生伊利石测年法 (2)储层流体包裹体法 2.流体历史分析方法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胶结物和自生矿物形成是水-岩石作用的结果。烃类流体注入储层,随着含油气饱和度增加,孔隙水流体与矿物之间的反应受抑制(如储层中石英次生加大等)或中止(自生伊利石、钾长石的钠长石化等)。 从油藏中油气层至水层的系列样品分析,根据胶结物和自生矿物形成特征的差异可估计油气充填储层的时间。 储层成岩作用与烃类流体运聚关系 2.流体历史分析方法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基本原理 (1)储层自生伊利石测年法 储层中自生伊利石仅在富钾水介质环境下形成, 烃类进入储层后, 自生伊利石停止生长; 自生伊利石的最晚同位素年龄代表了烃类充注储层的时间或略晚。 2.流体历史分析方法 (四)油气藏形成时间的确定 古油水界面 两期成藏 长期缓慢的 成藏作用 今油水界面 水层水介质发生变化 伊利石停止生长 莫索湾隆起侏罗系砂岩自生伊利石(0.1μm)同位素地质年龄分布 中侏罗统头屯河组和西山窑组储层伊利石同位素年龄:盆参2井为99-83Ma,盆4井为104-91Ma。成藏期在晚白垩世。 下侏罗统三工河组和八道湾组:盆参2井为74-64Ma,盆4井为83-71Ma。成藏期在白垩纪末以后。 (2)储层流体包裹体法 包裹体: 胶结物和矿物形成时捕获介质中的成分,在矿物晶格缺陷中形成包裹体。 捕获成分:液体、气体。 流体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