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门东建筑遗产保护.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老门东建筑遗产保护

背景综述 基本信息      如果把南京老城南比作一扇大门,那么门西和门东就好比两扇门板,一左一右,开启了整个老城的记忆。“老门东”因地处明城墙中华门城堡以东故称“门东”。原来的门东地区,曲曲折折的老街巷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巷子两边大量古民居鳞次栉比,重重叠叠,浑然一体。但随着城市建设,交通发展,“老门东”越来越破败,不得不进行  保护与复兴。   如今的老门东保护区东到江宁路,西到中华门城堡段的内秦淮河,北到马道街,南到明城墙。随着保护区内一项项历史文化保护项目的实施,今后,人们穿过“老门东”牌坊,即走进了老城南传统民居生活,一条条老街巷将让人重新感受老城南风貌。   据悉,“老门东”牌坊高17米,梁柱和坊额上以干挂工艺敷设精美石雕,石雕由福建惠安石刻艺人设计雕琢,石雕画面有琴棋书画、梅兰竹菊、玉如意等,牌坊基座上的抱鼓石也敷设了精美的石刻云纹。   牌坊两旁有一副楹联,道是: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此联内容很好,短短22个字,就将历代南京人共建古城而创造的辉煌与城市的纵深感都呈现出来了,有引人入胜之功。   还有一条小吃街,有台湾名小吃蚵仔煎等等,还有夫子庙名小吃等。不但汇聚了蒋友记、鸡鸣汤包等老字号,还有蓝老大糖藕粥、徐家鸭子、司记豆腐脑等让吃货流口水的南京美食。 背景综述 历史文脉 箍桶巷昔日只有13米宽,但后来不断被拓宽,成了一条22米至30米宽的大马路。在改造中,通过兴建传统样式的仿古建筑,让巷子瘦身到了15米宽。老门东历史上也出过不少有名的人物,使这里充满了文化的沧桑与历史的厚重。 南京颇为有名的蒋百万故居就在此处。 在门东的三条营,有条小巷叫“积善里”,这里有一片保存较好的晚清时期的大宅院,这就是十九世纪后半叶富甲金陵的“蒋百万”故居——积善堂之所在。蒋百万名长城,字寿山,其故居坐北朝南,共有2路7进,从第一进到第七进越来越高,寓意步步高升。 历史上惟一的女状元傅善祥故居也在老门东 《秦淮区志》:“东起上江考棚,西至中华门。太平天国时期。女状元傅善祥居此,称贵人坊”。仿建的傅宅就是中国唯一女状元傅善祥的出生地。探访发现,这处深宅大院,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建设使用了很多老构件。宅子的圆顶藻井,更是雕着凤凰,显示着宅子主人的显赫身份。 古代中国曾出现过几百个进士状元,而其中只有一个女子获得如此殊荣,她就是太平天国时期的才女傅善祥。   公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后,设立女科考试。在状元考试中,考题中有一考题取自《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参加考试的两百多人中,唯有天资聪慧、颇有才能的傅善祥一反传统观念,引古来贤女内助之功,并指出孔子歧视妇女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最终傅善祥取得了头名状元。天王洪秀全任命傅“女丞相”之职参与天朝的军国大事。 城市关系 地理与人文环境 老门东保护区东到江宁路,西到中华门城堡段的内秦淮河,北到马道街,南到明城墙,是南京老城南地区的古地名,位于南京夫子庙箍桶巷南侧一带。历史上的老城南是南京商业及居住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环境古朴清幽而不失烟火气息,绿化覆盖丰富,风景宜人。 老门东周围古民居丰富,亭台楼榭,小桥流水,充满生活气息。金陵美术馆,德云社,韩复兴鸭子店坐落其间,经过修缮的蒋百万故居,傅善祥故居也焕然一新,充满了人文气息,使来者也有深刻的精神感受。 城市关系 老门东与周边民居   值得注意的是,老门东改造并没有使其失去原貌,而是在其原貌的基础上加以整新。另外,其周边新建的居民楼也或多或少有意地沾染了老民居的风格,以形成一种和谐的美感,无论是马头墙还是其他建筑细节都透露出一股老城南味儿,而金陵美术馆的现代感也与这古朴的民居群相应成趣。 德云社来了,老字号“韩复兴”来了,温德姆酒店也将进驻……未来的门东历史街区不仅将成为南京新兴的休闲基地,还将成为南京的民俗体验基地,而这些新兴建筑的风格与老门东的风格也将保持一致。如今的门东,既修缮了省文保单位沈万三故居、蒋寿山故居,傅善祥故居、上江考棚等重要历史文化点,又复建了骏惠书屋、问渠茶馆等代表秦淮市井文化特色的古建筑,还在三条营、边营等街巷,修复、修建了一批极具特色的古民居院落群,同时恢复了原有的青石板、青砖路。 在中营,一幢民居扑面而来的浓浓城南味儿让我们十分惊喜,这里的柱子、房梁全都是原来的模样,没有动过,年代至少在120年以上,斑驳沧桑的墙体地面还原着原始味道。 真正被留下的老城南味道,恰恰是在很多不经意的细节中。工程人员告诉我们,为了留住老城南的生活气息,他们施工时“每户一井”,每家都打水井;在边营还特意保留了三个电线杆,牵着三条电线,“其实线路都从地下走了,上面是不通电的,就是特意留下来作为一个怀旧的风景。” 地区分析 老门东地区 老城东从正门

文档评论(0)

糖糖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