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球菌临床推广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枢神经系统隐球菌病-神经内科 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包括脑膜炎或亚急性脑膜炎、散播型脑膜炎等。 临床症状:首发症状间歇性头痛、恶心及呕吐,伴低热、周身不适、精神不振等非特异性症状。随病情发展,头痛渐加重转为持续性、精神异常、躁动不安,严重者出现不同程度意识障碍。 肺隐球菌病-呼吸科 肺部是隐球菌侵入的门户 适用科室及临床意义 皮肤黏膜隐球菌病-皮肤科 10%~15%的隐球菌病患者出现皮肤损害,比如出现丘疹、水疱、脓疱、传染性软疣样丘疹、痤疮样脓疱等症状。 儿童脑膜炎-儿科 儿童由于免疫系统不健全,也容易被隐球菌感染,一般儿童的脑脊液样本都会做隐球菌筛查 免疫缺陷人群-感染科、器官移植科、ICU等 新型隐球菌作为一种机会性感染真菌,主要侵犯免疫缺陷人群,如器官移植患者以及AIDS患者及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等。 适用科室及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隐球菌脑膜炎是造成艾滋患者死亡的一种重要疾病,隐球菌抗原可以在病症发生的几周前被检测到。 隐球菌抗原的检测对于隐球菌脑膜炎的预防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临床意义 筛查了HIV感染病人进行隐球菌抗原预防的成本效益,使用隐球菌抗原可以显著降低成本 临床意义 荚膜多糖抗原是隐球菌特有的分泌物,是隐球菌感染确诊的依据。 在感染的初期,荚膜多糖抗原就被检测到,因此是隐球菌病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随着病情的发展,荚膜多糖抗原的含量会随之发生变化,还可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 G实验: 检测真菌细胞壁特有成分1,3-β-D-葡聚糖 吞噬细胞将菌吞噬消化后释放1,3-β-D-葡聚糖到血液 不能检测到的真菌:隐球菌和接合菌(包括毛霉菌、 根霉菌等) G实验检测隐球菌为阴性结果的原因: 隐球菌含1,3-β-D-葡聚糖的量少 荚膜很厚,不易被吞噬细胞消化 联合检测的意义 联合检测的意义 隐球菌病感染诊断现状 一 产品介绍 二 适用科室及临床意义 三 相关标准 四 收录指南 共识中声明,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的存在是肺侵袭性隐球菌病的的确诊证据之一 资质认证 物价标准(2014年版) 物价标准(2014年版) * 隐球菌是排在念珠菌、曲霉菌后,第三大易于引起组织感染的真菌 * 其他典型脑膜炎症状:1、高烧(40℃)、颈部僵硬、严重头痛、食欲不振、意识不清、呕吐、抽搐、倦怠、思睡、对光敏感、小血斑於皮、皮肤疹。 专家提醒,这些脑膜炎的症状和感冒症状雷同,常是引起误诊的原因。脑膜炎症状的变化可能会在一至两天发生,有些在数小时后即危及生命。 2、在婴儿及新生儿,高烧、头痛、颈部僵硬并非其典型的症状,有时反而出现低温的情形。 ?专家提醒婴幼儿脑膜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尖锐且持续的哭声、不寻常的思睡、食欲很差、非常敏感、有些其囱门有膨胀的情形出现。 3、在老年人,以上的症状或许会出现,也可能不会,但是会显示隐伏性的症状,如意识不清、迟钝。 4、严重的细菌性脑膜炎也会有休克、昏迷或抽搐{类似癫痫}症状产生。 * * 一瑞生物 LOGO 一瑞生物 一瑞生物 一瑞生物 一瑞生物 天津市一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隐球菌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 一瑞生物 隐球菌病感染诊断现状 一 产品介绍 二 适用科室及临床意义 三 相关标准 四 隐球菌为圆形菌体,外周有荚膜,内有反光孢子,但无菌丝。 隐球菌属已知有37个不同的种,但具致病性的多为新型隐球菌,其特点是菌体由一层很厚的多糖荚膜所包被。 新型隐球菌主要包括新生变种、格特变种等 简 介 流行病学 38个 ICUs of 27个意大利医院 384 例真菌感染 (318例侵袭性念珠菌感染;63例霉菌感染;3例隐球菌感染) Tortorano AM et al. Mycoses. 2011, 55: 73–79. HIV感染者 器官移植患者 接受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或单克隆抗体(如阿仑单抗、英夫利昔单抗)和/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其他无基础疾病的患者 John R. Perfect, etc.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50:291–322 美国感染病学会的“隐球菌病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10 年更新)”中指出,隐球菌病的易感人群主要包括: 宿主因素 流行病学 随着AIDS患者的增多,各种机会性感染的发病率也随之上升,新型隐球菌成为继白色念珠菌之后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真菌,其在HIV中的感染率已达8.5%。 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生率和死亡率在发达国家达到10-30%, 在发展中国家可达到50-100%。 早期隐球菌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脑脊液变化不典型,但是当发展为隐球菌性脑膜炎时,死亡率可达到

文档评论(0)

麻将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