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下半年—2011年年末反通胀货币政策的效应-综述.doc

2010年下半年—2011年年末反通胀货币政策的效应-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文摘要 本文首先运用实证分析法,对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的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正面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能够有效地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从而保证物价的稳定,货币渠道的传导是有效的。然后,本文采用规范分析法对反通货膨胀政策的负面影响进行分析,认为本次反通胀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伤害。最后,本文得出如下启示:央行应注重综合运用各种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着重扶持中小银行;政府也应加快发展债券市场,为中小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更多融资渠道。 关键词:反通货膨胀,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效应,启示 Abstract Firstly,after studying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 anti-inflationary monetary policy in the period of Jun.2010 to Dec.2011, we are convinced that Raising the deposit reserve ratio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growth of monetary supply in order to ensure price stability, and the conduction of monetary channels is valid. Then we study the negative impacts brought by the policy in norm analysis method, and we are confirmed that the anti-inflation policy has damaged the real economy in a certain degree. Finally, we draw the following revelation: the central bank should focus on the comprehensive use of various policies in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and support small and medium banks; and the government should als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bond markets to provide more financing channels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nd local governments. Keywords: anti-inflationary monetary policy, the deposit reserve ratio, effect, revelation 目录 一、引言 5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5 (二)文献综述 6 1、 货币的内生与外生理论 6 2、 货币的中性与非中性理论 6 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6 4、 中国货币政策效应研究的相关文献 7 二、2010年下半年—2011年年末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实施背景与政策内容 8 (一)国民经济基本态势 8 (二)央行的重要货币政策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10 1. 央行重要货币政策 10 2. 2010年6月—2011年12月各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变化 11 三、货币政策的正面效应与负面效应分析 12 (一)货币政策的正面效应分析 12 1.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研究 13 2. 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指数CPI、PPI的影响研究 14 (二)货币政策的负面效应分析 17 1. 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17 2. 对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影响 20 四、结论及建议 20 (一)结论 21 (二)启示 21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一、引言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的货币当局,为了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利率、汇率等经济指标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的总和。无可否认,货币政策在当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最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形成货币政策的机制,由主要是由中央人民银行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同时我国的货币政策也受到中央经济政策的大方向所制约。 在2010年下半年至2011年末,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CPI同比增长在2011年6月达到6.5%的峰值。此轮通货膨胀的出现与2008年末实行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我们先了解近五年来的货币政策的情况。 2007年,我国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到2008年的1至3月,CPI同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