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考研名词解释程序.doc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名词解释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2需求 3供给4均衡价格 5消费者剩余6生产者剩余 7需求弹性8供给弹性 9效用10基数效用论 1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2序数效用论 13无差异曲线14预算约束线 15消费者均衡16边际替代率 17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8吉芬商品 19生产函数20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2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22规模收益 23内在经济和外在经济24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曲线 25技术替代率26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区域 27生产要素最优组合28利润最大化原则 29机会成本和经济成本30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 31成本函数32厂商均衡 33完全竞争34P=MC 35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供给曲线36完全竞争厂商的关闭点 37完全垄断38产品差别 39垄断竞争40寡头垄断市场 41折弯的需求曲线42差别价格 43串谋44非价格竞争 45卡特尔46价格领导 47古诺解48引致需求 49边际收益产品50边际产品价值 5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52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 53契约曲线54最优交易条件 55社会无差异曲线56市场失灵 57公共物品58外在性 59政府失灵60基尼系数 61恩格尔系数 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由于考察的对象和分析的着眼点 不同,西方经济学大体上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 济单位 (消费者、生产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 数值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研究国民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 总产量和资源的总利用量的决定及其变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有机联系的整体。一 方面,总量是由个量构成的,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另一方面,个量总是在一定 的总量中运行的,只有了解了宏观经济学,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微观经济学。但二者都是在假 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不变的条件下分析总量或个量的变化。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 学并不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两个流派,它们都有着不同学派的经济理论。现代宏观经济学是在 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1936年)后迅速发展起来的。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则 可追溯到古典政治经济学。 2需求 需求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在一系列可能的 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需求表示了消费者在每个 价格下消费商品数量的计划。一般说来,随着商品价格的提高,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减少 。消费者消费商品的数量不仅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也受到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 、消费者对该商品的偏好程度、消费者对未来情况的预测等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的需求可以由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等形式加以表示。所有消费者对一种商品 的需求构成该商品的市场需求,它由一系列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的需求总量所决定 。 3供给 供给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者在一系列可能的 市场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与价格之间的对应关系。供给表示了生产者在不同 商品价格下供给商品数量的计划。一般来说,生产者供给商品的数量与该商品的价格同方向 变动。此外,这一供给量也受到其他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的技术水平、生产者的预 期、政府的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生产者的供给可以由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等形式加以表示。一种商品的所有供给构 成了该商品的市场供给,它由一系列价格下所有生产者的供给总量所决定。 4均衡价格 使得供给量恰好等于需求量时的市场价格水 平。在市场上,由于供给和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如果市场价格 高于均衡价格,那么,供给数量大于需求数量,一部分生产者就会因商品卖不出去而被迫降 价,从而市场价格下降;反之,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那么需求数量大于供给数量, 一部分消费者因购买不到所需求的商品而愿意出高价,结果市场价格提高。因此,市场竞争 的结果是市场稳定于均衡价格。 5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 之间的差额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它是因市场竞争而给消费者所带来的一种满足程度的 度量。由于在不同的消费数量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不同,消费数量越小,愿意支付 的 价格水平就越高,所以在低于市场价格限定的消费数量下,消费者每消费一单位的商品就获 得一定的剩余,这一剩余等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额。这样,消费者会选 择消费数量直到愿意支付的价格恰好等于市场价格,此时,消费者增加消费数量不再增加剩 余。因此,消费者剩余是需求曲线与市场价格线之间的面积。 6生产者剩余 实际价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武神赵子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