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安康市 2015~2016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7.(1) 以前有民谣说罗平鸟主宰越人的祸福,民间很多人画罗平鸟的图画祈祷祭祀它, 细看大王签名,与罗平鸟图像很相似。 (“主”、“图其形”的“图”、“类”各 1 分,大意 2分。) (2) 董昌用二百万钱犒劳军队,拘捕应智等人送到钱镠军营里,自己请求等待治罪,钱镠于是回师。 (“钱二百万”定语后置句 1 分,“执”、“罪”各 1 分,大意 2 分。) 黄鹤楼 作者:崔颢【唐代】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是唐代诗人崔颢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描写了在黄鹤楼上远眺的美好景色,是一首吊古怀乡之佳作。前四句写登临怀古,后四句写站在黄鹤楼上的所见所思。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 这首诗在当时就很有名,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有人请李白题诗,他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注释 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8.崔诗写的是乡关何处、归思难禁的游子乡愁。(2 分)黄诗写的是登高怀古、追思先贤的怅望愁怀。(3 分) 第9题阅卷反馈:均分2.44.存在问题:1、多数人没有分点答题。2、有少数空白卷。3、书写潦草,涂抹严重者较多。4、审题不准,问的是哪些地方体现“飘洒俊逸”的风格,部分人侧重答的是愁苦忧伤的风格。5、找出相应的句子后没有展开分析,直接得出结论。6、采分点没有答全,有些答案分点不合理,分析也比较牵强随意。 9.①诗人十年来对崔颢黄鹤楼魂牵梦绕,而一个“清梦”则冲淡了苦味;②登临之日,人去楼空,仙尘寂寂,一片惆怅,诗人却冥然兀坐,一任身心与白云悠悠,颇有阔大和高蹈的意味;③颈联写的是寥廓之景,但“西风一雁”“落日数帆”,字里行间流溢清俊之美;④ 尾联面对滔滔江水,诗人手把长笛,倚楼长歌,显得逸兴遄飞,潇洒豪迈。(每点 2 分,满分 6 分) 默写第一题,写不出的多,写出来的,“缊袍敝衣”“慕艳”写错的多。第二题做得较好,第三题审题理解有误,大多写成诗歌的前两句了。 10.⑴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⑵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⑶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2)①公正无私。在翻修靠山屯小学这件事情上,赵启明没有利用职权,在政策上向本村“倾斜”。②忍辱负重。赵启明在受到村民们指责时没有任何辩解,默默努力。③心系家乡教育。赵启明自掏腰包翻修靠山屯小学。(每点 2 分,共 6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3)不好。①“靠山屯小学”是旧校名,“启明小学”是新校名,小说叙述了改校名的曲折经过,以新校名为题,切合故事情节。②“启明小学”取自主要人物的名字,以新校名为题,能突出村民们对清官赵启明的敬意。③结尾对校名牌子有寓意深长的描写,以新校名为题,能突出小说主题:“黑是黑,白是白,那样分明”,清官就是清官,黑白不会混淆。(每点 2 分,共 6 分。答案关联情节、人物、主题三个方面。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4)具体分析:第一次是流泪,为赵启明关心家乡教育,答应帮忙而感动;(2 分)第二次流泪,既是为赵启明捐出巨资而感动,更是为自己和村民们长期以来对赵启明的误解而深感愧疚。(2 分) 说明效果:两次描写,相互映衬,从侧面表现赵启明关心家乡教育的情怀始终如一,感人至深,(2 分)即使因为客观原因,一时不能满足老贵和村民们的要求而招致误解,也初心不改,从而丰富了赵启明的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清者自清,黑白自明的主题。(2 分) (2)①临摹前了解原作者的生平事迹,感受原作者的精神,临摹的作品会更传神。刘海粟了解黄道周的壮烈事迹,敬佩他刚直不阿人格的精神,英勇就义的气概,因此,临摹时饱含情感,摹品传神。②临摹时要反复酝酿,多次临摹,才能逐渐发现名画的艺术魅力,并且要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创新。作者三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