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__绪论课件
细胞的发现 一般,细胞非常微小(动物细胞为10 ~20μm,植物细胞为20~30μm, 支原体最小仅为0.1μm),肉眼(0.1 ~0.2mm)无法看到。 因此,细胞的发现必须依靠放大工具! 图片来源:/wiki/Robert_Hooke 1665年,英国的物理学家胡克用自己设计并制造的显微镜观察栎树软木塞切片时发现其中有许多小室, 状如蜂窝, 称为cella,这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细胞,不过,胡克发现的只是死的细胞壁(图1-1)。胡克的发现对细胞学的建立和发展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其后,生物学家就用cell一词来描述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胡克当时的目的只是想弄清楚为什么软木塞吸水后能够膨胀,并且能够堵塞住暖水瓶中的气体溢出而保温。 * 图片来源:/wiki/Anton_van_Leeuwenhoek 1674年,荷兰布商列文虎克(Anton van Leeuwenhoek)为了检查布的质量,亲自磨制透镜,装配了高倍显微镜(300倍左右),并观察到了血细胞、池塘水滴中的原生动物、人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精子,这是人类第一次观察到完整的活细胞。列文虎克把他的观察结果写信报告给了英国皇家学会,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充分肯定,并很快成为世界知名人士。 * 图片来源:/wiki/Matthias_Jacob_Schleiden /people/357/000096069/ /wiki/Rudolf_Virchow ■ 1838年, 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Mathias Schleiden)提出: 尽管植物的不同组织在结构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植物的胚是由单个细胞产生的。 ■ 1839年, 德国动物学家施旺(Theodor Schwann)提出了细胞学说的两条最重要的基本原理∶①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②所有的生活细胞在结构上都是类似的。 ■ 1855年,德国医生和病理学家魏尔肖(Rudolf Virchow)补充了细胞学说的第三条原理: 所有的细胞都是来自于已有细胞的分裂,即细胞来自于细胞。 细胞学说的创立大大推进了人类对生命自然界的认识, 有力地促进了生命科学的进步。恩格斯对细胞学说给予极高的评价,把它与进化论和能量守恒定律并列为19世纪的三大发明。因为细胞学说的提出解决了生命的共同起源, 即生命的同一性问题。 * The cell theory states: (1) All living things or organisms are made of cells and their products. (2) New cells are created by old cells dividing into two. (3) Cells are the basic building units of life. 1938 [德] 植物学家 Schleiden 《植物发生论》 1939 [德] 动物学家 Schwann 《关于动植物结构和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 * ■ 原生质理论的提出 1840年普金耶(Pukinje)在动物、1846年冯·莫耳(von.Mohl)在植物中分别看到了肉样质的物质,并将其命名为原生质(protoplasm)。1861年舒尔策(Max Schultze)认为动植物细胞中的原生质具有同样的意义,提出了原生质理论。 ■ 细胞受精和分裂的研究 ● 1875年赫特维希(O.Hertwig)发现受精卵中两亲本核的合并;1877年施特拉斯布格(Strasburger)发现动物的受精现象; ● 1883年范·贝内登(van Beneden)在动物中、1886年施特拉斯布格(Stras-burger)在植物中发现了减数分裂现象; 1880-1882年Flemming在蝾螈幼虫的组织细胞中发现了有丝分裂。 ■ 一些重要细胞器的发现 ● 1883年范·贝内登(Van Beneden)和博费里(Boveri)在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中心体; ● 1888年沃尔德耶(Waldeyer)提出染色体概念; ● 1898年高尔基(Golgi)发现了高尔基复合体;同年,线粒体也被正式命名。 在这短短的25年里, 取得如此多的成果,除了细胞学说本身的贡献外,技术革新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胞染色技术、切片技术、显微技术等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保证了科学研究的进步。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一时期人才辈出,他们的不断追求和探索的精神才是细胞学得以发展的原动力。 * * 背景音乐:小城故事片段(邓丽君) 类比一个细胞和这座岛上的小城 教材四部分主要内容: 细胞基本知识介绍(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第一次合格性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Let’s learn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设计.doc VIP
- 急诊急救知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智慧城市生命线工程综合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平台解决方案.ppt VIP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综合绩效自评价报告..docx
- 石油化工行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研究.pptx VIP
- 电大《西方行政学说》形考任务2.4答案.pdf VIP
- 2026年咨询工程师考试题库【完整版】.docx VIP
- 2023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科研课题成果.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