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 30703 钱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是上海经济圈和南京都市圈的节点城市。向南接纳苏南、上海等地区经济辐射,向北作为开发苏北的前沿阵地和传导区域,素有“苏北门户”之称。扬州有2490年文字可考的历史,是联合国人居奖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中国和谐管理城市。 扬州市位于东经119°01′至119°54′、北纬32°15′至33°25′之间;扬州市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东经119°26′、北纬32°24′。扬州市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部与南京市、滁州市交界;北部与淮安市接壤;东部和盐城市、泰州市毗连。   扬州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沿岸有邗江、江都、仪征等1区2市;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等4湖。   扬州市的最高点为仪征市境内的大铜山,海拔149.5米。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其气候主要特点是: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冬季盛行干冷的偏北风,以东北风和西北风居多;夏季多为从海洋吹来的湿热的东南到东风,以东南风居多;春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扬州冬季偏长,4个多月;夏季次之,约3个月;春秋季较短,各为2个多月。 扬州地处江淮平原南端,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四季分明,气候温和,自然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4.8℃,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冬冷夏热较为突出。最冷月为1月,月平均气温1.8℃;最热月为7月,月平均气温为27.5℃。全年无霜期平均220天;全年平均日照2140小时;全年平均降水量1020mm。   扬州市辖区北部地形为丘陵,京杭运河以东和沿江地貌为长江三角洲漫滩冲积平原,地势平坦。 经济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一系列决策部署,围绕“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主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全市经济发展企稳向好,开放创新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 综合 经济运行企稳向好。初步测算,2009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6.39亿元,可比价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88亿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1042.03亿元,增长14.3%;第三产业增加值669.48亿元,增长15.0%。人均GDP达41406元,按当年汇率计算折合6065美元。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8.1:56.2:35.7调整为 7.8:56.1:36.1,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92.2%。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全市新增民营企业注册资本金543.1亿元,增长35.1%。新发展私营企业15007户,增长19.4%。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9560户,增长2.6%。 景气指数保持高位运行,四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5.26,比上季度上升8.36点,比上年同期上升49.05点。企业景气指数为139.44,比上季度上升13.04点,比上年同期上升43.31点。两类指数均处于“较为景气”区间。   市场物价呈先下后上的U型走势,全年CPI为99.9%,价格水平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构成CPI的商品类别中,上涨的有:食品类(102.1%)、烟酒及用品类(101.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10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100.7%);下降的有: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99.8%)、交通和通信类(98.4%)、衣着类(95.8%)。 人文宜居生态城 市花:琼花 历史沿革 南北朝-南朝齐-扬州(公元497) 扬州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古代有时作杨州(按:汉碑中杨字皆从“木”,从“手”系后人所改,王念孙有详细考证),相当于现在的“省”。扬州的名称最早见于《尚书·禹贡》:“淮海维扬州”。这是古人心目中的一个广泛的地理概念,包括了今淮水以北、黄海、长江广大地域内的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等省。据唐代杜佑《通典》所载,在古扬州地域内,唐代设有三十九个郡府,一百九十六个县。这个扬州虽然包容了今天的扬州地方,但和今天的扬州是不能混为一谈的。   今天的扬州地区,春秋时称“邗”(邗国为周代的方国之一,后被吴所灭)、秦、汉时称“广陵”、“江都”等、东晋、南朝置“南兖州”、北周时称“吴州”。汉武帝时,在全国设十三刺史部,其中有扬州刺史部。这个刺史部下辖九江郡、丹阳郡、庐江郡、会稽郡、豫章郡及六安国等五郡一国,管辖的范围为今天的安徽淮水和江苏长江以南的部分,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和湖北英山黄梅、广济、河南固始、离城等地。东汉时治所在历阳(今安徽和县),又从会稽郡中析出吴郡(范围为太湖流域及今浙江省西北部),末年治所迁至寿春(今安徽

文档评论(0)

zywx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