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暮吟到徽州,淡饮胜裙红—徽州美食背后的故事
倘佯在徽州这片神秘的土地上,时而让人流连忘返、惊叹不已;时而让人驻足沉思、思绪万千。而今,遍布古徽州各地的古村落、古良居、古祠堂、古牌坊、占书院等古朴和谐、相得益彰。儒风独茂的徽州,至今还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反映了古徽州社会生活、历史人物、风俗良情等各方面的情况。凡此种种,灿烂纷呈,展示出徽州文化的丰厚积淀。我们今天就来探究徽州美食背后流传的那些故事。
方腊鱼这是道传统水产类徽菜,又名“大鱼退兵将”。相传,北宋农民起义领袖、歙县人方腊率义军在歙州与宋王朝官兵殊死转战,因寡不敌众,退上了齐云山独耸峰固守,虽地势险要,山下敌军难以攻击,但不利于长久相持。宋军攻不上山,就在山下驻扎,重重围困,企图使义军断绝粮草后不攻自破。方腊和部下甚是着急,忽然见山上有不少水池,池中游动不少鱼虾,便计上心来,命士兵赶快把鱼虾捕出,投向山下,用以迷惑敌人。山下宋军将领见此情景,便误认为山上粮草充足,围困无用,即下令撤军而去,义军从而得救。徽州百姓为纪念方腊智退宋兵的故事,创制了徽菜佳品“方腊鱼”。此菜取鱼中上品鳜鱼,采用两种不同烹调方式制成。一般选用750 g左右新鲜鳜鱼1条,将鱼头、鱼尾和中段分别切下,鱼头、鱼尾采用红烧的烹调方式,烧好后放在长盘子的两端;鱼中段则采用油炸的烹调方式,炸成金黄色,再配以番茄酱,用清汤略烧,然后放在盘中间;最后在盘的边沿镶配12只炸熟的大虾。这样,一盘造型奇特并具咸、甜、鲜三味的名菜便制成了。那鳜鱼在盘中昂首翘尾,颇有乘万顷波涛而腾跃的态势。眼观“方腊鱼”的独特造型,耳闻“方腊鱼”的神奇传说,口尝“方腊鱼”的绝妙风味,确令宾客意趣无穷,兴致倍增。
双脆锅巴这是一道徽菜传统名菜。“双脆”就是猪肚头和鸭肫,把它们修整洗净,剞成花刀,放在有葱、姜的碱水中浸泡2小时,然后洗去碱水,在鸡汤内烧熟,并用香菇、笋、火腿片作调料。与此同时,将米饭锅巴在热油锅中炸得金黄、酥松。一起上桌时,将滚热的双脆汤浇在酥热的锅巴上,即发出“哔哔啪啪”的响声。锅巴中吸收了汤汁,酥松中透着清香,格外鲜美。因而获得两个戏称,一曰“平地一声雷”,二曰“天下第一菜”。说起这道徽菜的来历,还有一段掌故。传说清代乾隆皇帝游江南,到了徽州一个山村,时已当午,见一老妇从山上归来,便上前求食。老妇家中没有现成食品,只有饭箩里的剩锅巴和菜橱里一碗草汤。她只好用油把锅巴炸脆,把菜汤烧开,然后端上桌,将热菜汤浇在油炸锅巴上,谁知竟发出“哔啪”声响,腾起一缕香气。此时乾隆已饿极,端来便吃,很是开胃,似乎宫廷中的佳肴珍馐都无法与之比拟。吃完后,他问老妇此菜何名?老妇道,这叫“平地一声雷”。乾隆连声赞妙!从此,这道菜便流传开来。后来,徽菜厨师又添上“双脆”,味道更好了。
马鞍鳝这是一道水产徽菜名品。传说也是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游到新安江畔,见一老农从田中夹出一条又一条蛇状物来,问其名,得知称做“鳝鱼”。老农见来客颇为风雅,即盛情邀到家中,让其品尝鳝鱼之味。乾隆欣然赴邀。当一盘红通通、香喷喷的鳝鱼端上桌时,乾隆不由得口味大开,伸筷便夹一段送入口中,一尝,鲜嫩软稣无骨,大赞味道不错。他放下筷子问此菜何名?老农一时不知所措,望着盘中鳝鱼段因加热而皮缩肉翻成马鞍石桥形状,即顺势称之为“烧马鞍桥”。此后,经徽菜师傅改进烹制,定名“马鞍鳝”,成为一道名菜。其制法是:将活鳝鱼斩头剔骨去内脏,洗净沥干后,切成7 cm长小段,下到八成热猪油锅中,炸至皮缩肉翻,倒入漏勺中沥油,复将原锅留少数余油,放中火上,再下炸过的鳝鱼段,加酱油、精盐、白糖、姜末、绍酒和水,烧至八成熟时,放蒜瓣、火腿片、笋片,一起烧熟,勾芡后撒上葱末,淋芝麻油,起锅装盘,最后撒上白胡椒粉。此菜色泽肉红,鱼酥汤浓,味道鲜醇,皮缩肉翻,形似马鞍。
虎皮毛豆腐此为徽州传统名菜,以其特有风味在徽菜中独领风骚500年。相传,毛豆腐的来历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当年,朱元璋率一支人马自南京方向来到徽州府治歙县,因长途行军,人困马乏,饥饿难当。城内元朝宫吏和百姓都已四下散逃了。朱元璋命随从寻找食物充饥。然跑了半个城一无所获,惟在一家小豆腐坊里发现了一些长了毛的豆腐,不知是否能吃。当时正饥饿难耐,遂就着火炉烤了起来,谁知这烤熟的毛豆腐竟意外地散发着奇特的香味。随从率先尝了一尝,竟然鲜味独特,极为可口。连忙献给朱元璋,朱一吃,也赞道,这长毛的豆腐味道太好了。此后,便叫随军厨师制作毛豆腐犒赏三军。徽州许多豆腐店也跟着仿制,于是毛豆腐在徽州流传下来。徽州毛豆腐的制作,一是选优质黄豆作原料,尤以歙县南乡的“六月黄”为佳。二要精心制作毛豆腐的毛坯——老豆腐,使其色清如雪,刀切似玉,坠地不碎。三要将新鲜老豆腐切成长条方块,置笼屉中,均匀地洒上些细盐,然后让其发酵霉变,长出近7 cm的绒毛,毛豆腐便制成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