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中国农细碎化问题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221中国农细碎化问题研究进展

中国农地细碎化问题研究进展 吕 晓,黄贤金(,钟太洋,赵雲泰 (南京大学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南京 210093) 为掌握农地细碎化;农业生产;农地流转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是与土地规模经营相对应的土地利用格局,是许多国家农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1]。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较大的提高了农民收入。然而,同时也由于农村土地的平均分配,导致农户经营的土地进一步呈现出分散化、细碎化的特征。尽管农地细碎化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中的一个突出特征但越来越多的学者担忧农地细碎化可能阻碍农业生产规模效益的提高并导致效率下降农村劳动力的浪费等诸多负面影响。1 农地细碎化的内涵及其量化 Binns(1950)认为农地细碎化是指一个农场是由许多分开、不相连接的地块所构成,并且这些地块散布在一个比较大的范围内[3]。后来,农地细碎化指农户拥有分散的、面积不等的几块土地指农户经营至少一块以上分开的土地。所谓农地细碎化就是一个农户经营一块以上的农田这些田块分布在居住地周围相互不连接但在一定合理的距离之内King, Burton(1982)构建了较为简便的3个综合指数——S指数、J指数、I指数,表达式分别为[4,6,9-10]: , ,。其中,n指农户拥有的地块数量,αi指第i个地块的面积,ω指地块间的距离或每一地块到家的距离。S、J值均介于0-1之间,S值越大,则农地细碎化程度越高;而J值越小,则农地细碎化程度越高。可以发现,3个指数均将地块的数量与地块的面积纳入了模型,但都难以区别到底是地块的数量还是地块的面积所产生的影响,其中I指数对距离的描述也比较模糊,地块间的距离、地块到家的距离都可纳入模型,但其作用差异很难分辨[6,11]。 综上所述,微观尺度下基于经济学视角探讨的农地细碎化内涵已经较为清晰,且基本得到了诸多学者的认可。但由于数据获得的困难性,目前已有的经验分析绝大部分采用农户拥有地块的数量、平均每个地块的面积、地块到家的距离或S指数来衡量农地细碎化程度,探讨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作为一种土地利用景观,目前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对农地细碎化进行探讨的研究却十分少见。孙雁赵小敏借鉴土地格局领域的研究思路在中观尺度上分宜县遥感影像解译的土地利用矢量景观格局指数法聚类分析法对乡镇土地利用细碎化进行研究2 农地细碎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2.1 农地细碎化的成因 [7]。 表1 中国不同时期农地细碎化状况比较Table 1 The comparison of farm land fragment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China 地 点 年 份 块均土地面积(hm2) 户均地块数 家庭经营规模(hm2) 河北定县(现为定州市)① 1928 0.28 7.635 中国② 1929-1933 0.38 5.60 2.10 中国③ 1984-1985 9.70 0.62 山东青州、龙口、新泰④ 2000 0.045 6.07 浙江鄞~ 2000 0.08 4.50 中国⑤ 2003 0.087 5.72 0.501 江苏兴化市⑥ 2006 0.13 3.00 0.34 黑龙江宾县⑥ 2006 0.23 4.00 1.41 江苏南京市⑦ 2007 0.096 3.68 0.35 江苏宿迁市宿豫区⑧ 2008 0.092 3.16 0.29 辽宁昌图县 2009 0.19 3.54 0.70 资料来源:①为周应堂、王思明对《定县社会概况调查》进行整理后的数据,引自参考文献[13];②为抗战前金陵大学的卜凯先生(John. L. Buck)对全国22各省份的调查数据,引自:赵冈.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与地权分配[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63;③为1984-1985年全国性普查数据,引自参考文献[6];④为田传浩等人2000年7-9月的实地抽样调查数据,引自参考文献[36];⑤为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2003年统计汇总数据,引自参考文献[7];⑥为2006年王兴稳等人的实地抽样调查数据,引自参考文献[11];⑦为2007年刘涛等人的实地调查数据,引自参考文献[34];⑧为笔者所在课题组2009年8月份在江苏省宿迁市的实地抽样调查数据,样本为3个村,共178户,反映了2008年的农户土地利用状况;⑨为2009年李庆东等人的实地调查数据,样本仅为一个村,引自:李庆东,王秋兵,钱凤魁,等.农户耕地经营细碎化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0,(6):230-232。 农地细碎化的成因可归纳为自然和经济社会因素两个方面。自然原因主要有地形条件[6],农地资源稀缺、农地质量不均[14]、自然灾害频繁等

文档评论(0)

zhanci3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