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的形成.pptVIP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的形成.ppt

  1. 1、本文档共8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与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本章重点难点 1,英法绥靖政策及慕尼黑协定的实质 2、如何评价30年代苏联的外交政策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3、法国迅速败降的原因 4、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5、战争在1942-1943年发生根本转折的依据 6、战争进程中三次大国首脑会议及雅尔塔体系的初步形成 参考文献 1、约翰.惠勒-贝内特:《慕尼黑--悲剧的序幕》,北京出版社1978年版 2、齐世荣主编:《绥靖政策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列夫·别济缅斯基:《交战前夕的希特勒和斯大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4、威廉森·默里、阿伦·米利特:《赢者之师——第二次世界大战始末》,昆仑出版社2001年版 5、李德·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6、胡德坤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与世界历史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一节 走向大战 一、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意大利吞并埃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意大利在东非殖民地连成一片,威胁着埃及和地中海的安全,加剧了意大利同英法的矛盾,促使德意相勾结,成为德意和好的转折点。丘吉尔说:“德国不再孤立,欧洲四个强国,以前是三比一,现在却成了二比二了。” 二、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 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其政治目的是要扩大欧洲法西斯势力和地盘,支持佛朗哥建立法西斯政权,军事目的是要夺取战略要地,并对法国形成战略包围,此外,德国还想把西班牙战争作为未来战争的实验场。 这样,原来是西班牙国内社会矛盾的发展所引起的民主主义对法西斯主义的国内战争,由于德意的公开武装干涉,以及西方国家对德意法西斯侵略的纵容,内战演化为具有重大国际意义的西班牙全国人民反对法西斯侵略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6年9月9日,27个国家组成了“不干涉委员会”,签定了不干涉协定,禁止把武器和军用物资运往西班牙,也不允许西班牙购买的军火过境。1937年美国通过《永久中立法》,把禁止供应军火的范围扩大到大规模内战的国家。 苏俄支持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并组成由53个国家共产党和进步人士35000人参加的“国际纵队”。 三、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6年2.26事件后,广田宏毅内阁上台,日本军部法西斯统治正式确立,日本整个国家体制纳入战争轨道。 1936年8月7日,五相会议通过了《基本国策》纲领文件,确立了发动对外侵略的总体性战略计划。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大举进攻中国的开始,也是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实行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抗日战争,开辟了二战中最早的反法西斯战场。 四、英法对德绥靖政策 30年代英法对德政策几经转变: 1、1934年以前,英法推行不同的对德政策,两国在对德问题上存在尖锐矛盾(英国的扶德抑法政策,法国的欧洲大陆霸权政策) 2、1935-1936年,英法开始向绥靖政策转变,两国一致性增多,矛盾减少。 几个标志事件: (1)1935年3月16日,德国公开宣布建立空军,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36个师,50万人陆军,公开破坏凡尔赛和约 (2)意大利出兵埃塞俄比亚。英法为主的国联制裁十分软弱无力。 (3)1936年7月,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英法推行“不干涉”政策。 3、1937-1939年春,英法推行绥靖政策 什么是绥靖政策? 绥靖:和解、安抚之意,本无贬义,但绥靖政策却指用无原则的妥协退让满足侵略者的侵略欲望,以期息事宁人,求得苟安。 英法推行绥靖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件事上: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8年9月30日,英法德意四国缔结《慕尼黑协定》 4、1939—1940年,英法采取了对德抵抗政策,开始从消极走向积极 两个因素促成了这一转变: 1939年3月15日,德军开进布拉格,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引起了欧洲战略形势的巨大变化。 1939年3月底,德国向波兰发出最后通牒。 五、美国从中立法向 反法西斯方向的演变 1、《中立法》的通过(1935年8月31日) 规定对一切交战国实施武器、弹药和军需品的强制性禁运,并禁止美国船舶向交战国运送军火。禁运有效期为6个月。 1936年2月中立法增加两条内容:一是禁止贷款给交战国;二是规定武器禁运条款不适用于拉美国家。 1937年1月6日还专门通过了针对西班牙的强制性中立法,宣布禁止向西班牙内战双方供应军火. 2、永久中立法的通过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