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针刺疗法
针刺基本技术操作 刘风艳 新密市中医院 针刺技术操作 定义: 针刺技术操作是中医最常用的,即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护理上常的有毫针刺法、梅花针刺法、耳针刺法等。这里主要介绍毫针刺法。 针刺技术操作 毫针刺法 1、物品准备: 治疗盘内备以消毒的毫针、镊子、75%酒精棉球,干棉球、弯盘2个(一个盛放污棉球;一个内盛消毒液,浸泡用过的毫针)。 针刺技术操作 2、进针法: 以75%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肤后,术者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缘,以拇、食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右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此为单手进针法,多用于5cm以内的短针。若为6.67-10cm以上的长针,可采用双手进针,即以左手拇、食指裹棉球捏住针体,露出针尖0.67-1cm,右手拇、食指夹持针柄,两手同时下压,快速将针尖刺入穴位皮肤,然后左手支持针体,右手拇、食指捻转针柄,将针刺入深处。 急救穴位 2、百会位置:前发际正中对上五寸,后发际直上七寸。 急救穴位 8、太冲位置:在拇趾除与二趾的趾缝,后约两寸。 9、涌泉位置:在足底(脚趾除外)第二﹑三趾缝与脚跟成一直线,上三分一与下三分二的交汇点。 针刺技术操作 的定义 针刺技术操作是用金属制成不同形状的针, 运用不同手法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 络腧穴,调整人体脏腑气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体位 根据针刺穴位的不同,选择适宜的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以操作方便、病人感到舒适、肌肉放松能持久留针为宜。如:胸腹部穴位取仰卧屈膝或仰靠坐位,背部穴取俯伏坐位或俯卧位 单手进针法 75%酒精棉球消素穴位皮肤后,术者以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用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缘,以拇、食指下压力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右手边捻转针柄边将针体刺入深处。 双手进针 法 双手进针 是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持针柄,左手 拇食指配合进针,有舒张进针法,夹持进针法和提捏进针法。 正常针感 当针刺入一定深度时,局部出现酸、麻、胀、重感,亦可向一定方向传导。此谓“得气”,为正常针感。 进针角度 针体与皮肤呈直角,垂直刺入称“直刺”,适用于肌肉丰厚深刺部位;针体与皮肤呈45角刺入称“斜刺”, 针体与皮肤呈15度角刺入称“平刺”,适用于肌肉浅薄的部位,如头面部 针刺手法 针刺得气后,根据证的虚实,采用相应的补泻手法。一般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小,速度慢,或提插时,重插慢提为补法;相反,在得气后捻转幅度大,速度快,或提插时轻插重提为泻法 起针 左手将消毒干棉球按压穴位处,右手、拇食指将针柄轻轻捻转上提,将针取出,同时左手用棉球轻轻按压穴位即可 不良反应处理 晕针、滞针、弯针 (一)现象: 轻度晕针,表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重度晕针、表现为心慌气短,面色苍 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二便失禁,脉微欲绝等症状。 (二)原因: 多见于初次接受针刺治疗的患者,其他可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饥饿空腹、大汗后、大泻后、大出血后等。也有因患者体位不当,施术者手法过重以及治疗室内空气闷热或寒冷等。 (三)处理: 立即停止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轻者静卧片刻,给饮温茶,即可恢复。如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素髎、合谷、内关、足三里、涌泉、中冲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四)预防: 对晕针要重视预防,如初次接受针治者,要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尽量采用卧位。选穴宜少,手法要轻。对劳累、饥饿、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 食、饮水后,再予针治。针刺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患者的神态,询问针后情况,一有不适等晕针先兆,需及早采取处理措施。此外,注意室内空气流通,消除过热过冷因素。 二、滞针 (一)现象: 针在穴位内,运针时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若勉强捻转、提插时,则患者感到疼痛。 (二)原因:患者精神紧张,针刺入后局部肌肉强烈挛缩;或因行针时捻转角度过大过快和持续单向捻转等,而致肌纤维缠绕针身所致。 (三)处理 :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用循、摄、按、弹等手法,或在滞针 附近加刺一针,以缓解局部肌肉紧张。如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四)预防: 对精神紧张者,应先作好解释,消除顾虑。并注意行针手法,避免连续单向捻针。 三、断针 (一)现象: 针身折断,残端留于患者腧穴内。 (二)原因: 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针刺时针身全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煤改气监理实施规划.docx VIP
- 08S126热水器选用及安装.docx VIP
- 最新社会责任培训记录汇总.docx VIP
- 08S126 热水器选用及安装标准图集.pdf VIP
- 【讲课】2024版新标准化基本管理体系“调度应急和一堂三舍”专业.pptx
- 残疾人法律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题库).docx VIP
- 《GBT 42457-2023工业自动化和控制系统信息安全 产品安全开发生命周期要求》最新解读.pptx VIP
- 有色行业月跟踪:掘金亚欧大陆腹地,中亚金属矿产资源全景解析.docx
- 第2课 使用数字设备 教案 义务教育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全一册.docx VIP
- 叉车安全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