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焊接学科发展趋向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焊接学科发展趋向讲解

焊接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介绍人: 李萌盛 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焊接工艺向高速、高效方向发展 计算机技术在焊接中的应用 1. 焊接数据库与专家系统 2. 焊接生产机器人化 3. 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 我国的制造企业已经在采用诸如电子束焊接、激光焊接、激光钎焊和激光切割、激光与电弧复合热源焊接、水射流切割、单丝或双丝窄间隙埋弧焊、4丝高速埋弧焊、双丝脉冲气体保护焊、等离子焊接、精细等离子切割、数控切割系统、机器人焊接系统、焊接柔性生产线,STT焊接电源,变极性焊接电源和全数字化焊接电源等。 我们一直在积极努力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多头焊 热丝焊 复合热源 窄间隙焊 电站锅炉水冷壁采用上下各10个焊炬同时进行焊接 热丝钨极氩弧焊 高效双弧TIG焊 激光-MIG复合焊 Nd-YAG laser-MIG/MAG 4kW 普通电弧焊 窄间隙焊 焊接数据库与专家系统 焊接生产机器人化 我国焊接机器人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摩托车、工程机械、铁路机车等几个主要行业。汽车是焊接机器人的最大用户,也是最早用户。 我国目前拥有各类焊接机器人约4000台(04年),汽车制造和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中的焊接机器人占全部焊接机器人的76%。在汽车行业中点焊机器人与弧焊机器人的比例为3:2,其他行业大都是以弧焊机器人为主,主要分布在工程机械(10%)、摩托车(6%)、铁路车辆(4%)、锅炉制造(1%)等行业。 轿车车身机器人装焊生产线 高速、轻轨列车钢结构机器人装焊生产线 球的焊接机器人系统 智能球罐全位置焊接机器人 管道焊接机器人 焊接过程的数值模拟 1 焊接热源与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2 熔池中化学冶金过程和流体传输过程的数值模拟 3 焊缝凝固结晶 和晶粒长大的模拟 4 焊接热影响区的组织与性能的模拟 5 焊接冶金缺陷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 6 焊件残余应力与变形预测 焊件残余应力与变形的数值模拟 《我国制造业焊接生产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 总 结 报 告 林尚扬 关 桥 * * 高效双弧热丝TIG焊 窄间隙TIG焊 实际焊接过程录像 焊接数据库的研究起于1976年日本成立的全球第一个焊接数据库委员会,研究和积累各种钢材的焊接CCT图及焊接热循环计算程序。之后美、英、德等国相继研究出焊接工艺评定数据库、焊接生产工艺管理系统、焊工考试与管理系统、焊接文献信息系统数据库等,并不断进行功能上的完善与信息量的扩大,目前已进入成熟的商品化阶段。 国内焊接专家系统的研究始于1988年,最早见于报道的是南昌航空工业学院的焊接方法选择专家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甘肃工业大学、天津焊接研究所等单位都先后进行了焊接专家系统的开发。现在研究已逐步走向成熟,部分系统已经商品化。如清华大学研制的“通用型弧焊工艺专家系统”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焊接工艺数据库及专家系统”均得到较好应用。 焊接机械化自动化总体水平低(只占40%)。焊材中焊条的比例过高(75%以上),焊材与钢材之比偏高(0.78%以上),焊材质量和品种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大。目前从事焊接材料研究(特别是量大面广焊接材料的研究)的高校和科研单位少,而焊材企业的开发实力又不足,优质的特种焊材仍需依靠进口。 电焊机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集团化差,开发能力弱。一般化的产品多,先进的焊接电源,特别是性能好、功能多的气体保护焊设备产量少,新工艺的开发与推广速度慢,每年仍需大量进口新型焊接技术与设备。 焊接机器人、焊接专机、焊接变位机的用量少。具有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没能形成批量生产,90%以上的焊接机器人来自外国。 到2010年焊接结构的用钢量将从现在的7,350万吨(占钢产量40%)增加至1.8亿吨(占钢产量60%)以上。同时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装备的轻量化、节能化、高性能化使铝、镁、钛等轻金属、复合材料、陶瓷、塑料和新型材料也将扩大应用范围,这些材料都需要用新的焊接或连接技术制成给定功能的结构。 无论是钢或其他材料的发展都对我国焊接(连接)技术的提高,从工艺、耗材、装备、自动化和质量、效率、成本、寿命以及维修、再制造、再循环等各个方面都提出更新、更高、更多的要求。当前就必须为焊接技术更高水平的发展高潮的到来,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 *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