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记录特征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爆破记录特征概要

爆破记录特征 1、近源小吨位爆破 垂直(Z)(地震仪记录为:N-S,E-W, U-D三个分量)分向的初动向上, 强而尖锐,呈脉冲型, 周期较小,振动衰减很快,振幅很快就从最大突减到最小。 2、震中距在数十公里的小吨位爆破 2.1波列特征 纵波在垂直分向的初动向上 垂直分向呈振幅较大的脉冲型 有明显的低频成分——Lg,Rg型面波 2.3 P,S周期特征 Δ<5km时,爆炸Tp略小于天然地震波Tp,Ts近似相等约为0.2秒左右, 5km<Δ≤10km爆炸与天然地震的Tp与Ts接近。Tp≈0.3秒,Ts≈0.4秒,; 当200km>Δ>10km时,天然地震Tp<1.0秒,而爆炸Tp=1.0~1.5秒(视介质而定)而且爆炸的R(Rg)波清楚。 3、震中距在数十公里的百吨位级爆破 3.3实例1 时间:2010年5月4日 17:16 EPC: 114.6°E 23.5°N 地点: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公庄镇鹊楼村 爆炸物:乳化炸药(主要成份为硝酸铵) 当量:800公斤 起爆方式:爆孔30余个(是否同时起爆不清) 波形记录特征图 各台站震相参数表 参数测定台站分布图 各台站震相参数表 3.3、震中距在数十公里的百吨位爆破特征 纵波在垂直分向的初动向上 垂直分向呈振幅较大的脉冲型 有比较明显的反射和折射波 有明显的低频成分——Lg,Rg型面波 4、特大吨位(千吨以上) 爆炸地震波特征 更明显大周期Rg,Lg波 P波脉冲特征明显; 近台可以观测到“空气震荡波” ; 远台记录整体更像地震波。 4.1 实例1 宁夏神华特大型爆破 时间:2007年12月20日 11:30:58 地点:宁夏神华宁 吨位:5400T 硐室: 总长8878.6米, 爆破体积: 632.9万m3,相对地面高度230m。 起爆方式:从两边向中间,750毫秒内各分25次爆破,每次单响药量不大于120T,硐室地震波长≤2.0cm/s, 记录特征 由于爆破具有极浅源性,大吨位的爆破生成的冲击波不仅压碎了爆炸物周围的物质,同时又冲击爆炸点上方的空气,生成空气震荡波。这种波又反过来冲击地面形成较大周期的震荡波并与瑞利型面波叠加形成更大周期的面波,这就是我们在爆炸地震波后面常常看到的较大周期的波列,这种波在爆破点较近的地区更容易观测到。 5、场地对爆炸效应(爆破)的影响 爆破振动产生的根源是炸药在岩土介质中爆炸并将临近破碎圈的岩土结构体在爆炸冲击作用后岩土结构体动态响应进一步衰减演化的结果。 因此,爆炸场地基频范围对爆炸效应和爆炸震波具有决定性影响。在场地基频范围内的爆破振动主频率随距离的衰减作用不明显, 5.1爆炸地震场地效应参数 试验场地基频范围为48Hz~74Hz,各测点的震波主振频率较为集中, 第1测点功率谱曲线峰值对应的频率范围为88Hz~108Hz, 第2、3、4测点的主振频率则集中在48Hz~74Hz的范围内。 在场地基频范围(48Hz~74Hz)内的爆破振动主频率随距离的衰减作用不明显,爆破地震波由测点1传播至测点2,其频率衰减幅度较大,达到40Hz左右。 5.2、爆炸地震波在各测点的主振频率虽然比较集中,但不表现为一个主振频带,如图 5.3爆炸的优势频带范围较宽 如下图(功率谱图),优势频带不是分布在一个狭窄的频带内, 整个信号的主振频率在信号能量中绝对占优。 爆炸地震波振动强度随场地特征的衰减,高频衰减迅速,在达到一定频率范围内(具有场地特征的主振频率)后,频率衰减缓慢 场地对爆炸地震波不同频率范围地震波分量的衰减作用是不一样的,即爆炸震波这种随距离而发生的振动强度和频率变化规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场地特征。 功率谱密度图 5.4爆炸震波会有2个以上主频 爆破作用地面响应单段波形具有一个或两个乃至多个主振频带由地面岩土介质的结构特性决定。 地面岩石结构主要由它的节理裂隙或裂缝决定 从结构动力学的角度来看,在爆炸作用下属于多自由度有阻尼振动系统,其响应包括了爆破作用瞬时的瞬态运动以及在爆破作用结束后振动系统按固有频率(自振频率)进行的自由振动,而多自由度有阻尼系统存在多阶固有频率,从而使得地面爆破作用响应具有多个振型,即爆炸振动单段波形呈现多频带特征,见下图。例如,微风化花岗岩石场地爆破地震波加速度衰减系数 :k=3 698,а=2.046,场地基频范围为48Hz~74Hz。 多个主频的爆炸震波图 6、爆炸地震波物理参数特征 6.1拐角频率 在体波震级相同的天然地震与人工爆炸同类波相比,地震比爆炸拐角频率略高,(许健生,1999)。地震与爆炸拐角频率相差约1.5Hz;地震与矿震相差约2.2Hz(张萍,2005)。但随着爆炸当量的增大和深度的增加,其拐角频率相差变小。 爆破、矿震、地震频谱比较 (张萍2005

文档评论(0)

宝贝计划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