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妇科肿瘤的CT诊断
一、CT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多年来妇产科医师习惯应用B超检查辅助诊断,因为它简便、经济。CT应用较少,对它的适用范围和价值了解不多,当然更不了解CT在某些方面有比B超更有利之处,CT能对盆腔脏器获得十分清楚的影像学表现。由于CT较少受肠蠕动影响,因而能清楚地显示盆腔器官的解剖结构。通过CT横断面的扫描图像及矢状面重建图像能较准确地显示盆腔正常和异常的解剖结构、盆腔肿块的大小、密度的高低、向外扩展的范围、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并能清楚地显示有无淋巴结肿大、肝转移、腹水等 ,且形态密度比较直观,对肿块定位、定性、分期及治疗设计与预后均起重要作用。国外文献提出在卵巢肿瘤的CT检查中,CT能很好地确定肿瘤的内部结构,表面轮廓及有无转移,正确率达90%以上。因此目前在妇科肿瘤的诊断中,CT已成为常用的检查手段之一。
二、妇科CT检查的适应范围
(一)盆腔肿块的检出:包括肿块的正确定位、肿块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判别囊性或实性、有无钙化等)、良恶性的判断、组织学类型的判别等。
(二)恶性肿瘤的转移和种植:观察肿瘤周围侵犯情况,腹膜、大网膜、肠系膜、腹膜后、肝脏……等转移结节、肿瘤的临床分期及手术方案估计等。
(三)手术后病例的疗效估计和观察手术后并发症,了解有无复发病灶和新的转移灶。
(四)对化疗和放疗后病例观察疗效。
三、CT检查方法
扫描前准备,包括口服造影剂800-1000ml、静脉过敏试验、阴道栓的放置等。
口服造影剂:一般在扫描前40~60分钟口服500ml,扫描前20分钟再口服200~400ml稀释到1~1.5%的碘溶液,总量在800ml左右,以充分充盈盆腔内肠管。肠道准备对判断肠系膜、大网膜、腹膜的种植转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膀胱的适度充盈:这起到盆腔定位的标志性作用。
阴道栓的放置:已婚妇女放入阴道栓,使阴道穹隆部扩张,以清楚地显示宫颈的形态和大小。
静脉过敏试验或地塞米松的推注:国产造影剂一般都做静脉试验,进口的非离子型造影剂现在多数医院不做过敏试验,代之以常规注入20ml地塞米松以预防过敏反应。
常规造影剂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离子型因渗透压明显高于血浆,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较高。非离子型则相对比较安全。现在大多数医院都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如欧乃派克,优维显,碘必乐等。虽价格较高,但安全性和病人的舒适性大大高于离子型。
确定扫描范围。分盆腔扫描和全腹扫描。根据肿瘤大小、良、恶性而选择,常规采用10mm层厚,细小病灶或兴趣区域可采用2-5mm薄层,以利于二维和三维重建。
盆腔扫描:一般自耻骨联合上缘起常规10mm层厚向上扫描至髂棘水平。当肿块较大时,上界需包括整个肿块。如需观察子宫局部较小占位或盆腔细小病灶及兴趣区域,可采用2~5mm薄层扫描,以利于三维重建。
全腹扫描:若疑卵巢恶性肿瘤,通常需做全腹扫描,即从耻骨联合上缘一直扫描至横膈。这样在观察盆腔病灶的同时,对肝、胆、脾、肾、后腹膜及腹腔、大网膜、膈肌的转移进行全面观察,以确定临床分期。
注射造影剂增强。因不同组织、不同病变及不同性质的肿瘤对造影剂的吸收不同,病变的强化程度和形式不同,所以通过注射造影剂来达到判断不同病变性质的目的。同时提高对小病灶的检出率。举几个不同肿瘤的例子。
如恶性肿瘤其实质部分血管丰富,常明显强化,而子宫肌瘤常与子宫肌层同步强化,且强化程度相仿。卵巢纤维瘤和子宫浆膜下肌瘤在平扫时难于区分,增强后肌瘤常和子宫强化程度相仿,而纤维瘤则强化较轻,炎性包块通常呈环行、蜂窝样强化。由于盆腔结构特殊性,我们通常主张平扫加增强以提高病变检出率和良恶性判断率。造影剂注射量一般80-100ml,通常以2—3ml/s的速率加压注射。
四、正常盆腔CT解剖。
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观察到前面充盈尿液的膀胱和位于膀胱后方的呈纺锤形的子宫,以及子宫后方的直肠,正常卵巢并非一定显示。有时如果小肠的造影剂充盈不好,容易混淆,但一般当卵巢有增大、囊变时,CT常能客观显示。输卵管在CT上更不易显示。
成人子宫长约7-9cm,宽4-6cm,厚约3-4cm,产后及月经期子宫略大,绝经期子宫萎缩变小。在纺锤形的子宫中央可见一圆形低密度影为宫腔。正常卵巢大小一般在2-4cm,大小可不对称。
CT片读片目的:1、确定有无病灶及肿块
2、确定病灶的部位和起源
3、判断病变的良恶性
4、初步判断肿瘤的组织学类型。
五、妇科肿瘤的CT诊断
妇科肿瘤临床表现多以盆腔包块为主,可一侧或两侧,伴有腹痛、腹胀、不规则阴道流血。CT检查表现为盆腔内大小不等、规则或不规则软组织肿块。根据肿块的形态、边缘、包膜的厚薄与完整、囊性或实性、周围有无侵犯、有无远处转移而作出良恶性判断。
(一)、卵巢肿瘤
卵巢良性肿瘤通常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的肿块,壁薄多为囊性,边缘光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黔西南州畅达交通建设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高清版)B-T 17421.2-2023 机床检验通则 第2部分:数控轴线的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的确定.pdf VIP
- 设备监造合同模板范本2025年通用.docx VIP
- 眼科专科门诊电子病历专家共识(2024) .pdf VIP
- 2024年黔西南州畅达交通建设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高标准农田智慧灌溉技术规程.pdf VIP
- 2024年《社区JW工作规范(试行)》题库.docx
- GB50050-2007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docx VIP
- 物业服务沟通技巧培训课件.pptx VIP
- 李践高效人士的五项管理行动日志表格.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