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工程模拟设计分解.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前言 N ,N - 二甲基乙酰胺又称乙酰二甲胺(DMAC),它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能与水、醇、醚等有机溶剂混合。是一种强极性非质子化溶剂,其热稳定性好,即使在沸点也稳定不分解,可通过蒸馏精制。它不易水解,腐蚀信号低,毒性小等优点。 目前在医药和农药上大量用二甲基乙酰胺来合成抗菌素和农药杀虫剂。作为一种非质子性的极性溶剂,二甲基乙酰胺是许多有机合成反应的优良溶剂。 DMAC对多种树脂,尤其是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主要用作耐热合成纤维、塑料薄膜、涂料、医药、丙烯腈纺丝的溶剂。目前国外多用于生成聚酰亚胺薄膜、可溶性聚酰亚胺、聚酰亚胺-聚全氟乙丙烯复合薄膜、聚酰亚胺(铝)薄膜、可溶性聚酰亚胺模塑粉等,国内主要用于高分子合成纤维纺丝和其他有机合成的优良极性溶剂。在腈纶生产中有的采用DMAC路线。目前国内腈纶生产按溶剂分主要有硫氰酸钠二步法、二甲基甲酰胺一步法和DMAC有机湿法,从工艺和设备特点、物质消耗、环境影响、产品质量、后加工性能、国产化率及国外发展趋势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比较,硫氰酸钠二步法和DMAC有机湿法最具发展前景。目前国内就有不少腈纶装置采用以DMAC为溶剂的湿法工艺。在部分医药和农药生产中,也可采用DMAC作为溶剂或助催化剂,与传统有机溶剂相比,对产品质量和收率均有提高作用。另外,从乙烯裂解气C4中抽提丁二烯的溶剂也有多种,国内有多套装置采用DMAC为溶剂。DMAC也大量用作尼龙66盐环己醇装置中分离纯苯、环己烷、环己烯的溶剂。在有机颜料生产中,许多装置采用二甲基甲酰胺作溶剂,但色度与国外产品差距较大,而换用DMAC作溶剂后,产品质量和色度有明显改善,满足了出口要求。 2.DMAC的生产和市场 DMAC属万吨级精细化工产品,整个市场容量相对较小。但是从DMAC的发展和未来的市场需求来看,国内对于DMAC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2.1 国内外的生产情况表1中值得说明的是国外老牌的供应商有美国的杜邦、德国的巴斯夫、日本的三菱、韩国的三星、西班牙的Ertisa、比利时的Taminco和土耳其的 Akkim ,其中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量最大,占中国进口DMAC的60 %。中国的生产商中, 除了几个老牌的供应商外,上海经纬、浙江江山和正在投资兴建的由日本三 菱瓦斯株式会社、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与伊藤忠富隆达化学株式会社合资组建的菱天(南京)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在没有新的技术突破的条件下,这三大生产公司在今后的几年将基本上垄断DMAC的市场。上海经纬继2004年9月11日首条6 000 t/ a的生产线投产以后,在2005年11月12日第二条6 000 t/ a的生产线也顺利投入运行,这是我国第一个万吨级的DMAC的生产线。上海经纬考虑到市场的竞争态势,在第二条生产线上做了较大的工艺变更,使DMAC的质量指标逐步与国际接轨,可以满足特殊用户 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浙江江山引进杜邦的生产技术,用醋酸作为原料,建成了2万 / a的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DMAC的供应商,另外根据杜邦跟浙江江山的合同,如果杜邦从亚洲购买DMAC ,则至少从江山购买70 %。目前江山已经在配合杜邦做一些销售工作,而投产后的DMAC在技术上也得到杜邦的支持,所以在品质上完全与杜邦保持一致。2006年,由日本三菱瓦斯株式会社、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与伊藤忠富隆达化学株式会社合资组建的菱天(南京)精细化工有限公司甲醇衍生物项目在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约2亿美元,采用日本三菱瓦斯公司先进的工艺技术,生产多种甲醇衍生物产品。其中一期投资5 400万美元,包括4万t/ a二甲基甲酰胺(DMF)、1万t/ a二甲基乙酰胺(DMAC)等甲醇下游产品,已于2007年10月竣工投产。 2.2市场容量 在2000年以前,国内二甲基乙酰胺的产量基本可以满足市场需求。2001年,由于一段时间内国内二甲基乙酰胺生产和供应较为紧张,国外产品开始进入国内市场。但几个月以后,国产货供应紧张局面得到缓解,国外产品的市场所占份额有所减少。现在,国内市场上二甲基乙酰胺的供应以国产产品为主,约占市场总量的80 % ;国外产品所占的比例较小,占整个市场总量的20 %左右。在进口的国外产品中,韩国公司的产品所占的量比较大,约占整个进口量的60 % ,其他的还有德国、美国、日本、比利时、英国等公司的产品。但后面几家所进口的量很小。2001年,国外二甲基乙酰胺的进口量为1 500 t , 2002年进口量为1 200 t。2004年由于中国氨纶行业的大规模投资,氨纶装置投产初始DMAC的一次性投料量很大,大量进口的DMAC流向氨纶工厂,投放市场的数量明显减少,加上国内部分工厂搬迁停产及原料价格的猛涨,短时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价格也逐月上涨。2005年,国内大部分氨纶工厂建成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