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第12课_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解.pptVIP

公开课第12课_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解.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春天的故事》里有这样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的崛起座座城,奇迹般的聚起座座金山……”老人邓小平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经 济特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开辟香港、澳门为特区 1979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这两省的特殊条件是 A.革命老区 B.交通方便、自然条件优越 C.物产丰富、人均产值高 D.靠近港澳、华侨众多 B D 经济特区的“特”是指 A.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特殊的经济管 理体制 B.在外交上享有特殊的权力 C.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特殊政策 D.即划出的特定的区域,属政治特区 被誉为“一夜崛起的城市”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厦门 我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深圳珠海的大发展 B.海南建省 C.上海浦东的开发 D.西部的开发 A A C * “为什么要选择日本作为访问对象,作为第一个国家呢” 日产汽车公司,当他听说这家公司人均年汽车产量是94辆,比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的人均年产量多出93辆,感慨地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 丰田(开梅瑞),本田和日产(尼桑)三大汽车制造厂。 * * * 离开东京这是邓小平和夫人卓琳乘坐超特快列车。 1978年10月22日至29日,邓小平访问日本。 这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经济同样是濒临崩溃的国家,通过大量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仅用了20年的时间就改变了原来破烂不堪的局面,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邓小平直言不讳地称自己此行的一个目的是到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也就是寻求日本的发展经验。 坐在高速飞驰的新干线列车上,他对随行的记者说:“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意思,我们现在正合适坐这样的车。”邓小平喟叹地:“我们的国家现在很需要跑啊! 在日本六大经济团体欢迎他的午餐会上,他说:“中国荒废了10年,在此期间,日本和其他国家进步了,因此我们落后了20年”。 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更说得开诚布公: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以现在国际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作为发展的起点,要首先承认落后,长得很丑却要打扮得像美人一样,那是不行的。然后要善于学习,向一切发达国家请教,向第三世界穷朋友中的好经验请教。本着这样的态度、政策和方针,中国就大有希望。 * 渐进式的改革 * * * * * 1984年,邓小平考察深圳特区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深圳市委大院门前的拓荒牛 1984年,80岁 “除现在的特区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 ,“在深圳我们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放不是收。” 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特区时题字 厦门 深圳 汕头 珠海 北海 广州 湛江 福州 温州 宁波 南通 连云港 青岛 烟台 秦皇岛 大连 上海 天津 第二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4年) 闽南三角区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第三步——建立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 至此对外开放的格局又有何新的变化? 第四步——进入90年代,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开放逐渐向内地推进。 邓小平决定加快上海浦东开发和开放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邓小平 :“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 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 开发开放浦东的目的 ① 以浦东开发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② 把上海建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③ 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新飞跃。 经济落后于浦西 开发前的浦东 1993 2002 外贸出口 12亿 136亿 地区生产总值 60亿 1251亿 地方财政收入 5.53亿 95亿 “中华第一楼” —— 环球金融中心 浦东创下了许多“全国第一”: “中华第一楼” 金茂大厦 “中国第一塔” 东方明珠电视塔 中国第一条磁悬浮铁路 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 全国第一个保税区──外高桥保税区。 全国唯一一个以“金融贸易”命名和定位的开发区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 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庭。 第一个法律援助中心。 第一个“110”电话报警系统。 第一台“999”市民救助电话。 ……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