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炔烃二烯烃解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机化学 第五章 第二节 二烯烃和共轭体系 Table of Contents 1 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2 二烯烃的结构及特性 3 共轭体系及共轭效应 4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1 二烯烃的分类和命名 1.2 二烯烃的命名 二烯烃的命名与烯烃相似: 2.1 1,3-丁二烯的结构 仪器测得,1,3-丁二烯分子中的10个原子共平面: 3 共轭体系及共轭效应 共轭体系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使电子云密度分布发生改变,内能更小,键长趋于平均化。 由于电子的离域使体系的能量降低、分子趋于稳定、键长趋于平均化的现象叫做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用C表示),也叫离域效应。 3.3.1 π-π共轭 3.3.2.p-π共轭 3.2.3 超共轭 4 共轭二烯烃的化学性质 4.1 1,2 -加成与1, 4-加成反应 4.2 双烯合成 4.3 聚合反应与合成橡胶 原因:电子离域的结果,共轭效应所致。 本节重点 1. 共轭二烯的结构,电子离域与共轭体系,π-π共轭,超共轭。 2. 共轭二烯的1,4-加成及1,2-加成,双烯合成。 3. 共轭二烯1,4-加成的理论解释,缺电子p-π共轭及烯丙基正离子的特殊稳定性。 4. Diels-Alder反应 第一步总是要生成稳定的碳正离子 p—π共轭(电子离域) 1,2 -加成与1, 4-加成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 较高温度时,可以满足1, 4-加成所需较高的活化能, 1, 4-加成产物易生成。 由于活化能低,所以在低温时,1, 2-加成产物生成较快。 1, 2-加成 1, 4-加成 速度(动力学)控制反应:产物的组成分布是由各产物的相对生成速率所决定。 平衡(热力学)控制产物:产物的组成分布是由各产物的相对稳定性所决定。 速度(动力学)控制与平衡(热力学)反应 写出下列反应式的主要产物: 以1,2-加成产物为主(动力学控制) 以1,4-加成产物为主(热力学控制) 4.2 Diels-Alder反应 1928年,德国化学家Diels和Alder在研究1,3-丁二烯和顺丁烯二酸酐的相互作用时发现了一类反应-- Diels-Alder反应。 4.2 Diels-Alder反应 二烯 dienes 亲二烯体 dienophiles 环己烯衍生物 反应可逆 共轭双烯与含烯键或炔键的化合物反应,生成六元环状化合物,称为Diels-Alder反应:也称二(双)烯合成 [4+2] 环加成 二烯 dienes 亲二烯体 dienophiles 环己烯衍生物 反应可逆 4.2.1 取代基的影响 双烯体上(G)有供电子基,如-CH3,-NH2; 亲双烯体上(W)带有吸电子基:-CHO、-COR、-CN、-NO2。 Diels-Akder反应更容易进行。 有利因素: (给电子基) (吸电子基) 例如: 合成双环戊二烯 4.2.2 Diels-Aldes 反应是可逆的 该反应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同时进行,途经一个环状过渡态:一步完成的协同反应(同环反应)。 4.2.3 Diels-Alder 反应机理 六员环过渡态 协同机理 思考题8 用化学方法鉴别; 1,5-庚二烯,1,3-庚二烯,1-庚炔 以四个碳原子及以下的烃为原料合成: “水”不能少! 解: * * 1.1 二烯烃的分类 根据分子中两个C=C的相对位置,二烯烃可分为三类。 特点:单双键交替 选含双键最多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从离双键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 有顺、反异构体时,两个双键的Z或E构型则要在整个名称之前逐一标明。 思考题5 用IUPAC规则命名下列化合物 答:(2E,4E)-2,4-己二烯 (2Z,4E)-2,4-己二烯 1,3-丁二烯分子中存在着明显的键长平均化趋向! 2 二烯烃的结构及特性 1,3-丁二烯中的碳原子是sp2杂化态 (因为只有sp2杂化才能是平面构型,轨道夹角约120°): 四个sp2杂化碳搭起平面构型的1,3-丁二烯的σ骨架: 价键理论对其结构的解释 四个P轨道肩并肩地重叠形成大π键(离域键): 即π电子的运动范围不是限制在C1-C2或C3-C4间而是扩大到整个1,3-丁二烯分子中(离域) 。但由键长数据表明,C2-C3间的重叠比C1-C2或C3-C4间的重叠要小。 除了C1-C2和C3-C4间的P轨道可肩并肩地重叠外,C2-C3间也能肩并肩重叠。 --共轭体系中,成键原子的电子云运动范围扩大的现象称为电子离域或键的离域。 1,4-戊二烯与1,3-戊二烯的氢化热之差为28KJ/mol,就是1,3-戊二烯分子中的离域能。 离域能(共轭能) 离域能(共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