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德育心理

德育心理 《教育心理学(三版)》 第四章 德育心理 参考资料 摘编之一 道德心理研究及其道德教育的回顾 道德教育的历史悠久,但道德心理研究及以此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无论中外仅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国外,30年代初,第一部研究道德心理的专著J.Piaget的《儿童的道德判断》问世。它提出的儿童道德判断的年龄特点、发展主线、研究方法等为道德心理学的发展作出奠基性的贡献。50年代后期,L.Kohlberg经过研究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自那时至80年代,西方认知心理学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追踪的和跨文化的。同时,道德心理也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成为众多发展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热点,报告、著述、教材大量涌现。Kohlberg之后,该领域在理论探索和测量手段两方面研究成果尤为丰硕。 在理论探索方面,J.Rest于70年代末提出了道德心理四成分模式,勾画了个体从面临道德问题情境到表现出道德行动的整个心理活动过程,为把道德认知与道德行动联系起来加以研究作出努力。在80年代,C.Gilligan则从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两方面指出,个体的道德发展不仅存在着“公正”这一价值取向,而且还存在着“关爱”的价值取向,且两种价值取向分别与男女性别有关,而后者在以往的研究和论述中却被忽视了。90年代初,D.Enright等人则指出“宽恕”也应该是道德心理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并研究探讨了宽恕的心理特点和发展模式。 在测量手段方面,Colby与Kohlberg为检测个体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发展了“道德判断交谈法(MJI)”。J.Rest在Kohlberg研究基础上发展了通用性较强的纸笔形式的“确定问题测验(DIT)”。G.Lind和R.Wokenhut则在Rest的基础上发展了“道德判断能力测验(MUT)”用来测查一个人与道德有关的行为决策在认知上的表现。J.Gibbs等人力求既要获取有效可信的信息、又只需花相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形成了“社会道德反映测验(SRM)”。 另一方面,60年代以来Bandura为代表的社会学习论者从环境因素、行为反应、个体变量三者交互作用,从对榜样示范的观察学习来阐述人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发展。他们的实验研究提示了影响个体德行的各种因素,对从因素控制角度来培养人的德行有启发意义。 在道德教育方面,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基于自身研究成果的道德教育观、道德教育课堂小组讨论模式,并就道德教育的范围、方法、途径等进行了广泛大量的实践。社会学习理论从交互作用和观察学习角度出发,指出应该如何从控制获得榜样行为和促进行为操作两方面的因素入手来培养良好行为,指出应该如何使个体学会对自身行为的控制和管理,且进行实证研究和教育实践。价值观辨析学派根据价值观形成的七过程模式,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中发展了各种方法来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各种道德价值观的状况进行辨析,从而收到促进道德发展的效果。 摘编自:岑国桢、顾海根、李伯黍,《品德心理研究新进展》,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105-107 摘编之二 我国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心理研究综述 品德心理研究是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的心理学是由西方传入的,但在西方心理学传入我国之前,我国早就有了心理学思想的萌芽。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品德的形成、发展在我国则是近代的事,而且为数不多。 自二十世纪初开始,西方现代心理学其中包括品德研究的若干信息传入我国。1919年陈大齐发表的《北京高小女生道德意识之调查》是最早的一篇报告。1922年,擅长教育测量与教育实验的美国学者麦柯尔(W.A .McCall)曾来华讲学,一度引起了我国心理学工作者修订或编制量表与进行教育实验的兴趣。这些量表大多是测试智力或科学成就方面的内容,但也有少数道德方面的尝试,如廖世承的测查道德辨别力的“理由测验”,肖孝嵘修订的“梅和哈特逊的诚实测验”及“普莱西团体情绪调查量表”等。然而利用这些量表进行德性实验并取得成果的,除毛起鹈等发表过《罪犯情绪态度和个性倾向的实验研究》(中央大学《心理半年刊》,1936)外,可谓凤毛麟角。 新中国成立初期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和频繁的政治冲击,许多心理学工作者不能或不愿去研究与社会性密切关联的品德人格问题,使得我国品德心理学长期落后。仅有极少数心理学家对儿童与青少年品德发展的某些问题进行了零散的、片断的研究。在50年代,由北京师范大学起始而后在全国师范院校推广的“个性鉴定”工作,就是其中之一。后来陆续开展的研究有:贺宗鼎、查子秀等在1962年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自觉纪律性形成的探讨。他们对小学一年级和三年级的88名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教育培养,从中考察学生自觉纪律性的发展过程。章志光、朱文彬在1964年对小学生课业责任心进行了探索研究。他们从一小学五年级某班中抽取14人,分成实验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