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UAV中文名稱(例) 『蒼鷹』無人飛行載具設計
“Goshawk” UAV Design
Design Level:初階設計引擎組(Fundamental Design Level [engine])
Team Name:成功大學RPV設計團隊
Team Leader:
Team Members:s:
Department of Aeronautics and Aeronautics,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Tainan, Taiwan.
Corresponding member: whlai@.tw
摘要(Abstract)
這是精簡報告格式,初階/進階組均適用之,但初階組報告限4頁內(公佈版), 進階及視距外組報告限100頁內(未公佈)。
( This is a concise report template for all competition levels, however, The total length is limited in 4 pages for fundamental design level (will be collected in CD, and 100 pages for advanced and navigation level, not in CD)
本次計的目的在於利用本團隊已經成熟的飛行載台,將其進一步發展能夠自主飛行的無人飛行載具(UAV)系統。根據這次的『2007中國航空太空學會遙控飛行載具設計競賽』任務需求,本團隊以飛行器的導航(Navigation)、導引(Guidance)及自主飛行(Auto Pilot)為目標來達成這次比賽所預定的需求。在電腦輔助設計、善用學校資源、應用複合材料以及使用DATCOM軟體的輔助下,希望能在本團隊的團隊合作裡,製造出一架擁有自主飛行能力的飛行平台。在這次的設計與分析方面,本團隊累積了歷年來的經驗而不斷提升在分析與設計上的能力,設計方面採用DATCOM軟體來使人為計算錯誤率降至最低,加上配合電腦輔助設計軟體CAITA繪製全機外型、結構圖,並做基本之重心預估與分析,在全機製作完成之後更利用自行設計製造的兩軸測試平台量測全機的轉動慣量並作為飛控測試平台。希望這架飛行平台不辜負本團隊的期望,能夠成為一架多功能酬載及性能優越的UAV飛行平台。
擬參賽已完成之無人飛機相片(Photo of attended UAV)
1.前言(Introduction)
2. 概念設計(Conceptual Design)
本次設計的UAV的設計目標及概念,
採用無尾翼的構型
翼展小於4公尺
續航力為6小時
失速速度不低於每小時40公里
可收式起落架
酬載空間為長30公分、寬30公分、高17公分
籌載重量為4公斤
起飛降落距離需在100公尺以內
由概念設計的結果,可以確定飛機主翼的大概尺寸範圍以及外型。接下來決定翼平面外型,雖然無尾翼構型的飛機通常會採用後掠翼來增加飛行的穩定性,但是會喪失部份的升力。所以需求的翼面積會變大,而使重量增加。因此為了飛行性能上的考量採用平直翼。為了低阻力的考量機翼使用中單翼的配置。
由於本機使用全複合材料製作,為硬殼式結構,因此在全機結構佈局上要考量幾點因素:
機內結構必須能將各部位受力均勻傳達至表殼結構降低骨架結構負載
表殼結構須維持完整性避免應力集中於接點部位
結構設計必須滿足初步設計之機內使用空間規劃
可拆裝設計以利施工製作及機體組件之運送
預留艙門位置須滿足機載裝備、系統裝配之便利性
盡可能減少不必要之重量
機身骨架在設計上必須滿足幾項目標:支撐全機在地面上之重量以及降落之衝力、與機翼接合承接升力、承載機載設備並將應力傳達至蒙皮、安裝發動機並且將其推力傳達至全機、以及機身蒙皮外形之維持等等;因此設計上的重點強化部位為發動機安裝點﹝俗稱的防火牆﹞、前起落架硬點以至於與機翼主樑接合處的機身主樑結構設計。
機翼骨架在設計前期有幾點爭議,由於全機分模設計為左右翼對接後覆蓋於機身上,因此機身中段上部與整個機翼為一體成形,若採用傳統全硬殼結構以玻纖材料塑型將使得原規劃之機身中段之後艙酬載空間被佔去大半無法使用,同時主起落架安裝於機翼結構上,其結構必須支撐最大起飛重量以及承受落地時之衝擊力,此力量無法透過硬殼式結構將受力傳遞至蒙皮,因此在幾經討論並詢問顧問們的意見之後採取折衷方案,將機身中段上部之下表面蒙皮取消,加入主樑結構之半硬殼設計並與外段機翼之硬殼設計結合成為混結構,一方面盡可能滿足酬載艙之空間規劃,另一方面兼顧結構強度並盡可能減低重量的增加,以此為概念進行下一步的細部設計。
姿態控制使用狀態回授控制,UAV的控制面如附圖1,
控制面為對稱配置,總共有六個控制面。雖然名義上為升降舵、副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