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尝试.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尝试

数学课中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尝试 巴中市巴州区曾口中学 张禹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中国呼唤创造型的人才,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并不是旦夕之事。而教育正担负起了这个历史的重任,这就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创新的教,学生要创新的学。 数学教材及其教学活动中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创造因素,具有促进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作用。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该如何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实施创新教育呢? 一、满足好奇心理,激发创造欲望 好奇心是对新、特、奇事物进行探究的一种心理倾向,是创造的萌芽,更是推动人们探索奥秘,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内部动因。阿西莫夫说:“科学始于好奇,好奇,不可遏止的求知欲望。”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好奇他会对感知到的“新信息”提出各种疑问,进而产生深入观察、思考的急切心理,有利于诱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例如,讲解“圆的定义”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自行车车轮子能否做成三角形或四边形呢?”学生回答:“不能,它们都无法转动。”“那么,能做成这种形状吗?”(教师画了一个椭圆)学生(大笑):“这样一来,车子前进时就会忽高忽底了。”“做成怎样的才合理呢?”学生纷纷展开讨论,终于得到了答案:“圆形的车轮最合理,因为该车轮上的点到轴心的距离相等。”通过这一设问,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创造性的学习激情达到了最高点,学生很快地全身心地投入到探究新知识的教学活动中,为进一步探讨新知作了铺垫。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造意志。 数学家张广厚说:“从事科学研究,不象在平坦的长安街上散步那样轻松愉快,面前有高山峻岭、明坑暗道。只有具备毅力和耐性,才能有百折不回、披荆斩棘的精神,才能达到科学的顶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由遇到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造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去。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新课导入的教学中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图(如图),然后提出一系列问题: (1)有一块三角形的玻璃已碎成如图的两块,如果要到店里去照原样配一块,要不要把两块破玻璃都带去? (2)如果只须带一块去,那么带在(Ⅰ)还是带(Ⅱ)呢?还是随便带哪一块都行呢? (3)为什么带(Ⅱ)去是可行的,带(Ⅰ)去却不行呢? (4)带(Ⅰ)去带去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带(Ⅱ)去带了三角形的几个元素? 这样图文并茂的数学情境能使学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们集中精力,开动脑筋,尝试探寻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创造的灵感和顿悟很可能由此产生。 三、充分挖掘教材的创造因素,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或新标准要求,在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自身所包含的创造性因素,积极引导,启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如学生学完了三角形全等证明之后(主要针对新版《几何》教材第30页的例5)我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性的练习:要测量山脚下不能直线到达的A、B两点的距离,请你根据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设计测量方法并加以证明。 由于学生有了例5测量河两岸的距离的基础,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寻找到了好几种测量方法,如图过点A作线段AD,取AD的中点O,连接BO并延长至点E,使得EO=BO,连接DE,则线段DE的长即为AB间的距离(证明略),这样充分利用教材上的例题及其相关基础知识,设计相应的开放性习题,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挖掘教材中的习题功能,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寻找其它解法;②改变题目形式;③题目的条件和结论互换;④改变题目的条件;⑤把结论进一步推广与引伸;⑥串联不同的问题;⑦类比编题等。 四、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散思维有助于克服那种单一、刻板和封闭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点:?   采用“变式”的方法。变式教学应用于解题,就是通常所说的“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能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考,扩展思维的空间。? 原题:在Rt△ABC中,∠C=90°,AC=1,BC=3则sinB= ___________. 朝着此题的思维反向进行改编为例1、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小格的顶点叫格点,请你以三个格点为顶点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一个内角的正弦值为 -----。 (2)由“静态”变“动态”。 原题:如图,已知在⊙O中,半径OA⊥OB, C是OB延长线上一点,AC交⊙O于D,求证:弧AD的度数是∠C度数的2倍(用三种方法证明)通过对此题的观察可发现点C位置不固定,其中蕴含了动态

文档评论(0)

cbf967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