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执
业
医
师
生
理
学
生理学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1、单纯扩散(屁):脂溶性物质(如O2,CO2,NH3等。)无需代谢能量,扩散方向及速度取决于:该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膜通透性。
2、易化扩散(借助通道蛋白质和载体蛋白质):(1)经载体扩散: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具有高特异性、有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的特点。(2)经通道扩散:Na/K/CL/Ca等离子,特异性不高,无饱和现象。
3、主动转运(谁主动谁耗能),消耗 ATP。低-高浓度:葡萄糖进入细胞是易化,进入器官是主动。1)原发性主动转运—直接利用ATP,如:Na+移出胞外K+移入胞内。2)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TP,如:葡萄糖,氨基酸。
**钠泵**(细胞内K+细胞外30倍,细胞外Na+细胞内10倍)
部位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的细胞膜上维持浓度差维持膜内外Na-K浓度差,细胞将他所能量20%-30%用于钠泵转运势能储备如H,Ca,葡萄糖和氨基酸的逆浓度梯度转运ATP酶活性钠泵本身具有ATP酶的活性,可分解ATP释放能量
每分解以分子ATP,可将3个Na移出胞外,同时将2个K移入胞内特意抑制剂哇巴因 4、出胞入胞:大分子物质(细菌、病毒、异物、脂类物质等),耗能。神经末梢突触囊泡内递质的释放。
二、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一)产生机制 1、静息电位:内负外正,主要由 K外流形成,接近 K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静息电位是静息是离子跨膜扩散的结果,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决定对静息电位的贡献大小静息状态下,K+通透性是Na+通透性10~100倍,静息电位总是接近于Ek(-90~-100mV) 。
2、动作电位:主要由 Na内流形成,特点:“全或无”现象;具有不应期。**不同细胞的静息电位值不同:骨骼肌细胞-90mV,神经细胞-70mV,平滑肌细胞-55mV,红细胞-10Mv。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上升支(动 Na---Na内流)、下降支(静 K---K外流)、峰电位(失活不开放)、负后电位(K蓄积膜外)、正后电位(生电性钠泵作用结果)
(二)极化(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去极化(细胞膜电位内负值减少的方向变化)、超级化(细胞膜电位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法)、
(三)兴奋性和阈值
兴奋性:可兴奋细胞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
阈电位:是细胞去极化达到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数值,称~。
阈刺激: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称 ~。
阈强度:引起组织发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指标。
阈值:引起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衡量细胞和组织兴奋性大小的最好指标。阈值越高兴奋性越小。可兴奋细胞: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分期:绝对不应期(细胞兴奋性为零,阈值为无限大)→相对不应期(最早下一个兴奋起点)→超长期(比正常细胞更敏感的时期)→低长期。
(四)兴奋在同一细胞上传到特点(两个电线)1、有髓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传导特点:跳跃性、节能。2、兴奋传导特点:双向性、绝缘性、安全性、不衰减性、相对不疲劳性、完整性。
(五)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1、骨骼肌的神经-肌肉接头:接头前膜、接头间隙和接头后膜(终板膜---乙酰胆碱受体)组成。接头前膜------以量子形式释放 Ach。2、骨骼肌的神经传递:首先 Ca内流(接头前膜),Ach(乙酰胆碱)外流。3、终板2+电位特点:具有局部电位(Na+K+内外流)的所有特征;引起肌肉的收缩; 4、细胞间的传递特点:化学传递、单向传递、时间延搁、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变化影响。5、阻断 Ach接头传递的:美洲箭毒、α-银环蛇 毒。6、胆碱酯酶能------肌肉接头处消除 Ach(化学递质)。结构基础是:三联管;骨骼肌兴奋-收缩藕联:藕联因子--- Ca2+;
第二节 血液
一、血液的组成与特征
1、内环境(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血浆和少量的淋巴液、脑脊液;特点:理化性质、动态平衡。2、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3、血浆蛋白的功能:白蛋白-----维持血浆胶压;球蛋白---提高免疫力;纤维蛋白原----参与凝血。血浆 PH:靠缓冲对 NaHCO3/H2CO3的比值
4、血浆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血浆渗透压正常298.7mOsm(Kg.H2o)1.3 mOsm(Kg.H2o)300.….特点构成血浆渗透压主要部分次要部分产生80%来自于Na+,Cl-Pro(75%~80%来自白蛋白)作用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
二、血细胞生理
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RL)正常值男(4~4.5)女(3.5~5)(4~10)100~300功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pptx VIP
- 2025年黑龙江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_可搜索.pdf VIP
- 历年高考真题汇编详解专题23 电容器(原卷版).doc VIP
- 标准图集-07SD101-8 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pdf VIP
- 第8课 我为班级作贡献(教学课件)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新教材).pptx
- 生产质量培训课件.pptx VIP
- 动植物油脂深加工项目报告书.pdf VIP
- 2025年重庆中考各科考纲 .pdf VIP
- 河北省邢台市桥东区八年级数学上册12分式和分式方程单元达标测试(B,无)冀教版.doc VIP
- 《康复护理学》复习资料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