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民素质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城镇化进程提高农民素质的思考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提高农民素质的思考 2012-11-25 | 作者:傅晗等 | 来源:河北农业科学 2010年04期 | 【打印】【关闭】 中国城镇化的主要特点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农村内发型城镇化与城市拉动型城镇化同时并举;其次大中小城市全面发展;再次积极、稳妥、有控制的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迁移。但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存在,使得农民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必然要经历农民—农民工—市民这样1个过程,只有完成了这个过程,才称得上是完成了城镇化。要顺利完成这一重大的战略任务,就必须全面提高农民素质。? 1我国城镇化发展现状 ? 城镇化的发展是1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当前,城镇化程度的高低成为衡量1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在农村新建或扩建中小城镇,对于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镇化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城市数量从1978年的193个增加到2007年的655个,增加了462个。与1978年相比, 2007年我国城市市辖区人口(不包括市辖县)200万以上城市个数达36个,增加了26个; 100万~200万人口城市达83个,增加64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发展呈现新局面。1978年全国建制镇2173个, 2007年末达到19249个。2007年全国城镇人口达59379万人,城镇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4·9%,比1978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1]。截至2008年末,我国城镇化率达到45·7%,拥有城镇人口6·07亿人,形成建制城市655座(百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超大城市39座)[2]。以上数据显示,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城镇化战略的实施,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处于城镇化中期水平,正进入快速城镇化阶段。 ? 但是,我国目前的城镇化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从长远角度来看,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等举措都有赖于农村教育的发展。总体上,我国农村劳动者的素质与受教育水平与当前的社会变革尚不适应。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必然要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就业,这就对广大农村劳动者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农民生活方式也必将出现较大的改变,这一改变具体体现在“农民—农民工—市民”这样1个变化过程之中。而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农民自身素质是决定性因素。即使我国工业化、城镇化顺利推进,2010年农村人口仍有7亿左右, 2020年还会有5亿左右[3]。因此,农民素质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农村城镇化速度的快慢。 ? 2农村城镇化对农民素质的诉求 ? 马克思曾经指出:“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乡村城市化的历史”。至今为止,学界对农村城镇化的概念并没有一致的界定,大多数学者普遍接受“城镇化是指农业剩余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并集中于城镇的过程”这一说法。作者认为,就农村城镇化的本质来说,是1种农村人口向城市聚集、并逐步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这种过程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聚集,从而引起农村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城镇体系和规模不断升级、扩大,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 ? 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者认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大量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降低农民数量。而实现这一目标,势必要提高人口素质与技能,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在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之后,我国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的弊端日益显现。我国是农业大国的特殊性决定了农村势必潜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城镇化使得农村产业结构发生变化,二三产业成为吸收农民工的主体。在农村人口向城市不断聚集进程中,农民的生产手段、生活方式和劳动领域等逐步由传统农业社会的模式过渡到现代都市模式。但是由于农民不能迅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市民”身份、适应“市民”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因而不能更好地完成其“角色转化”。在这种情况下,大批农民涌入城市极易导致环境恶化、治安紊乱等“城市病”。 ? 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是改变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客观要求。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城乡差距悬殊。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存在在一定时期内促进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但是却束缚了农村经济和农民自身的发展。这种体制将几亿农民限制在农村,延缓了农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农民个体的发展。农民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传统生产观念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带动,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的支持。基于两者之间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关系,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素质问题,将会对农村城镇化乃至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 农村城镇化将农村的特殊性和城市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新

文档评论(0)

bendaoganqunl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