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心理治疗:别与欲望的后现代叙事(一).doc

叙事心理治疗:别与欲望的后现代叙事(一).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叙事心理治疗:别与欲望的后现代叙事(一)

叙事心理治疗:性别与欲望的后现代叙事(一) 作者:刘慧姝????来源:外国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本文阐述了扬—艾森卓的性别与欲望理论,揭示男女双性同生的人格新境界,勾画了实现更和谐的人与自己、人与他人关系的心理生活路线。论文主要从四方面论述:理论渊源,性别、双性共生和个性,潘多拉神话和心理对话空间。关键词:性别 欲望 双性共生 潘多拉 对话空间美国著名心理分析师波利扬—艾森卓在《性别与欲望》一书中,从后现代主义视角出发,论述了一个男女双性共生心理的人格新境界。她提出,性别问题要得到真正解答,有赖于人们真切体验自己心灵中的异性情结,对于男性,就要求他们重新认识和对待自己心灵深处的女性人格,从而使身处其中的两性关系发生根本改变。对于女性,则要求她们认可心灵中的男性人格,从而成为完整的人,即变成欲望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欲望的对象。沿着她勾画的心理生活路线,人们可以找到更和谐的人与自己、人与他人的关系。一、理论渊源   在性别与欲望关系的研究中,欲望的主体和客体究竟是谁? 艾森卓是精神分析师,她不但借鉴了荣格的双性别心理学,而且还有两种思想渊源。一种是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诠释学和建构论。诠释学的基本立场是:无论人们如何努力想做到客观、科学或充满神圣的气息和直观的灵感,其行为、思想的基础都一定是人类的理解和解释。生而为人的局限性不但使人对真理的认识不完全,而且决定人类自以为真的东西永远处于变化之中。建构论的观点则认为,时空——因果的经验世界,即现象世界,是人类与变动不居的环境主动交往而建构起来的。人类能够分享一个共同的世界,是因为作为人类被赋予了一个特定形式的带有普遍性的身心机制(包括语言、思维、情感的机能) 。人们所认定的“外在现实”,其实是人类知觉在与不可直接认识的世界打交道时的产物。 ???????? 借助诠释学和建构论,艾森卓勾画出一个关于性别与欲望的后现代分析心理学图景。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将实在最终分析为人类经验的实在:人被迫承担起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即主动参与创造自己的实在。 ??????? 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诠释学和建构论推出了人类生活普遍性观念的理论,这些观念体现在人类的身体、情绪、思维和知觉过程中。这些因素是人类观察和认识世界的“限制条件”,正因为如此,人们才能共享一个可感知的世界。哲学家泰勒描述道: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由人身形体塑造的世界,即人对这个世界的体验方式(存在方式) ,本质上是由于经验的主体恰好具有这样一种特定的身体”(转引自扬—艾森卓17—18) 。个体与他人和环境的主动交往——经由活动、知觉、情绪、思维塑造着人们的现象世界。这种形体塑造并非生物学,亦不能简化为生物学方法或知识。形体塑造其实是一种原始印刻或原型,它使人成为人。没有人的参与,就不会有所感知的事物。因此“, 名实相符”永远是一种虚幻的想法。 ??????? 除了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之外,她所借助的第二个思想渊源是佛教。佛教提出了一个非本质主义的个性理论,即一种在终生不断增长的统合性框架中的个人主体性的原型理论。佛教同样指出,人类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和短暂性,可以获益甚多。此外,佛教强调世界缘起相依的普遍关联性,有助于避免“完全独立的自我”这类不切实际的概念。 ???????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不论研究任何问题,人类都无法超越意识对研究过程的影响及其各种不可逾越的缺陷。人类所能发现的真理必定是属于人的真理,是人对所考察问题的一种诠释。因此,人无法通过意识形态了解作为“物自体”的外在世界,惟一可知的世界是与人发生关系的经验世界。人的世界是人主动建构的经验世界,人类永不停息地依据自己的知觉、情感和思维来建构一个具有时间、空间和因果联系的世界。既然人类既非全知,又非全能,因此,所建构的经验世界总是不可避免地具有局限性,人的真实总是不完善的真实,这一切皆因人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诸种局限。而且人参与建构世界的方式具有某种普遍性特征。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个体之间对于可感知的经验世界具有某种共通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便形成人类经验可以彼此沟通的基础。作为有形体、情感和语言的生物,人类成员既依赖于一个多样性的环境,又依赖于彼此的交往来建构人所共感的世界。因此,没有任何人在心理上完全独立于他人,完全独立的个人意识仅仅是一种天真的幻象。 ? 二、性别、双性共生与个性 ?????? 艾森卓认为,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个不断开展的关于两性差异的叙事中,这一叙事形成并规定着人的性别角色认同、个人行为、自我观念以及性欲满足的种种可能性和范围。通过这种叙事,人能生成具有强烈情绪色彩的性别意象,人们所创造的种种幻象、生活故事、矛盾对立等都以男性和女性情结为焦点。人们一方面认同于一种性别,同时又形成与之相对的无意识异性情结,即非我或他人。这个主体性非我标志着个体人格生长的疆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endaoganqunli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