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红外吸收光谱法论述.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一、红外吸收光谱产生的条件 二、分子振动和红外吸收峰 甲基的振动形式 6-3 红外吸收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红外光谱信息区 二、影响峰位变化的因素 b.共轭效应 (2)空间效应 (3)氢键效应 三、常见化合物的特征基团频率 6-4、红外光谱仪 一. 色散型红外光谱仪主要部件 (3)样品室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结构框图 二.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原理与特点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工作原理图 二、未知物结构确定 脂族和环的C-O-C υas 1150-1070cm-1 芳族和乙烯基的=C-O-C υas 1275-1200cm-1 (1250cm-1 ) υs 1075-1020cm-1 4. 醚(C—O—C) 脂族 R-OCH3 υs (CH3) 2830-2815cm-1 芳族 Ar-OCH3 υs (CH3) ~2850cm-1 5.醛、酮 6.羧酸及其衍生物 羧酸的红外光谱图 不同酰胺吸收峰数据 酸酐和酰氯的红外光谱图 氰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υC≡N=2275-2220cm-1 硝基化合物的红外光谱图 υAS (N=O)=1565-1545cm-1 υS (N=O)=1385-1350cm-1 脂肪族 芳香族 υS (N=O)=1365-1290cm-1 υAS (N=O)=1550-1500cm-1 苯衍生物的C=C 苯衍生物在 1650 ? 2000 cm-1 出现 C-H和C=C键的面内变形振动的泛频吸收(强度弱),可用来判断取代基位置。 2000 1600 两种类型:色散型 干涉型(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1) 光源 能斯特灯:氧化锆、氧化钇和氧化钍烧结制成的中空或实心圆棒,直径1-3 mm,长20-50mm; 室温下,非导体,使用前预热到800 ?C; 特点:发光强度大;寿命0.5-1年; 硅碳棒:两端粗,中间细;直径5 mm,长20-50mm;不需预热;两端需用水冷却; (2) 单色器 光栅;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不需要分光; 1)气体——气体池 2)液体: ①液膜法——难挥发液体(BP》80?C) ②溶液法——液体池 溶剂: CCl4 ,CS2常用。 3) 固体: ①研糊法(液体石腊法) ②KBr压片法 ③薄膜法 (4) 检测器 真空热电偶:不同导体构成回路时的温差电现象涂黑金箔接受红外辐射。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采用热释电(TGS)和碲镉汞(MCT)检测器。 TGS:硫酸三苷肽单晶为热检测元件,极化效应与温度有关,温度高表面电荷减少(热释电)。 响应速度快,高速扫描。 干涉仪 光源 样品室 检测器 显示器 绘图仪 计算机 干涉图 光谱图 FTS 光源发出的辐射经干涉仪转变为干涉光,通过试样后,包含的光信息需要经过数学上的傅立叶变换解析成普通的谱图。 特点:(1) 扫描速度极快(1s);适合仪器联用; (2)不需要分光,信号强,灵敏度很高; (3)仪器小巧。 * * 分子中基团的振动和转动能级跃迁产生:振-转光谱 6-1 概述 辐射→分子振动能级跃迁→红外光谱→官能团→分子结构 近红外区 中红外区 远红外区 红外光谱图: 纵坐标为吸收强度, 横坐标为波长λ ( ?m ) 和波数1/λ 单位:cm-1 可以用峰数,峰位,峰形,峰强来描述。 应用: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定性:基团的特征吸收频率; 定量:特征峰的强度; 红外光谱与有机化合物结构 满足两个条件: (1)辐射应具有能满足物质产生振动跃迁所需的能量; (2)辐射与物质间有相互偶合作用。 对称分子:没有偶极矩,辐射不能引起共振,无红外活性。 如:N2、O2、Cl2 等。 非对称分子:有偶极矩,红外活性。 偶极子在交变电场中的作用示意图 6-2 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分子的振动能级(量子化): E振=(V+1/2)h? V:化学键的 振动频率; ?:振动量子数。 化学键的振动类似于连接两个小球的弹簧 1、双原子分子的振动 任意两个相邻的能级间的能量差为: K化学键的力常数,与键能和键长有关, ?为双原子的折合质量 ? =m1m2/(m1+m2) 发生振动能级跃迁需要能量的大小取决于键两端原子的折合质量和键的力常数,即取决于分子的结构特征。 表 某些键的伸缩力常数(毫达因/埃) 键类型 —C?C — —C =C —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