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4 一、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任务 二、实测地质剖面的内容 三、实测地质剖面的原则及技术要求 四、实测地质剖面的一般程序和工作方法 五、数据整理与制图 六、实测地层剖面小结的编写 ③换算导线方位与岩层走向之夹角(γ): γ=导线方位角-岩层走向方位角 ④岩层真厚度(h)计算:计算法采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h(地层真厚度)=L(sinα·cosβ·sinγ±sinγ·cosβ) 式中:L-导线斜距;α-地层真倾角;β-导线方向上地面坡度角;γ-导线与岩层走向夹角。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反之用- 实测地层剖面数据计算完后,再进入剖面图的绘制过程。 真倾角:α 视倾角:γ 剖面线与走向夹角:β 注意:γ和β与前面代表意义不同。 导线方向与岩层倾向夹角:γ=A(倾向)-B(导线方位) 真厚度:指每一分层“在各导线上”的厚度 分层厚度:某层的总厚度(有的跨多条导线) 组(段)厚度:组(段)中所有分层厚度之和 累计厚度:用于统计工作量及确定地层柱状图比例尺。 剖面总方向(C)与分导线方位(B)夹角:ε=B – C 导线平距:各导线长度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公式 参数数据总结 分层平距:分层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 公式 高差:该高差为视高差,是在总导线上看到的高差,公式 累计高差:各分层视高差之和 剖面总方向与倾向夹角ε’=A(倾向)-C(剖面总方向) 视倾角:总剖面方向切面上的地层倾角, 公式 地层剖面图制作的流程 导线平面图 线路地质平面图 地层剖面图 总导线 分导线 导线平面图 总导线方向的确定 导线平面图 涉及到的主要参数: 斜平距, 地层走向 在导线平面图的基础上添加其他要素: 导线号,地质点(直径2mm,导线上方),组的界线(长2.0cm, 延伸方向,注意平行不整合的表达方式), 分层界线(长1.5cm,延伸方向),地层产状(5,1mm,导线下方) , 在导线下方: 层号①, 组的代号C2b, 地名地物点(高地, 村庄等) 线路地质平面图 No.001 No.002 100 200 300 400 100 200 300 400 海拔(m) 海拔(m) 地层剖面图 高差 视倾角 总导线方向 100 200 300 400 100 200 300 400 海拔(m) 海拔(m) 产状不协调 地层剖面图 总导线方向 100 200 300 400 100 200 300 400 海拔(m) 海拔(m) 产状协调 地层剖面图 总导线方向 100 200 300 400 100 200 300 400 海拔(m) 海拔(m) 加上:岩性,层号,组名,标本,点号,产状。。。。 地层剖面图 分层线: 长1.5cm;分组线2.0cm ② ③ 线路地质平面图 地层剖面图 预留空间 图名 比例尺 责任表 图例 剖面图 图例中的花纹要与剖面图的样式一致 长12mm, 宽8mm 排列整齐美观 图 例 责任表(右下角) 2.5cm 2.0cm 2.5cm 1.5cm 河南理工大学××××班 ××××实测剖面图 图件提交 小组互检 老师检查审核 个人自检:仔细检查所有要素是否齐全 上墨提交 * * * 实测地质剖面图及其成图方法 马 光 maguang2004@163.com 一、实测地层剖面的目的任务 二、实测地质剖面的内容 三、实测地层剖面的原则及技术要求 四、实测地质剖面的一般程序和工作方法 五、数据整理与制图 六、实测地层剖面小结的编写 1、实测地质剖面的定义: 实测地质剖面就是沿选定的野外地质观察路线逐尺测量、观察,并真实客观地描述地质体和地质现象,最后将结果通过剖面图的方式绘制、体现出来的过程。 2、实测地质剖面的目的任务 要求查明以下信息 查明地层接触关系 查明地层层序 查明地层厚度 查明地层的岩性特征 查明地层所含化石的特征 查明地层的时代 查明地层的含矿性 确定填图单位 1)查明地层接触关系:地层接触关系分为整合、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其主要判别标志是:①地层之间是否有沉积间断(如:是否发育古风化壳、是否有化石带的缺失、是否有底砾岩等);②地层之间的产状是否一致;③沉积环境和沉积相的纵向变化特征(渐变还是突变)等。 2)查明地层层序: 地层层序是指地层按照新老关系依次产出的顺序。地层新老关系的判别,最重要的是地层顶底的判别。最常见的地层顶底的判别标志有:交错层理、干裂、荷重模和槽模、叠层构造等。 3. 查明地层厚度:地层厚度根据实测剖面测量数据计算求得. 4. 查明地层的岩性特征:包括地层的岩石种类、岩石颜色、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等。 5. 查明地层所含化石的特征: 包括:化石的种类、保存程度、富集程度,并根据标准化石的种类确定地层时代。 6.查明地层的时代:主要根据: ①标准化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