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分析
四、痛觉 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通常伴有情绪变化和防卫反应. * *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 一、脊髓与脑干的感觉功能 (Sensory function of spinalcord brainstem) 感觉传导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感觉神经末梢感受器接受刺激→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脑神经感觉神经节(第Ⅰ级神经元)→脊髓后角细胞及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或脑干脑神经核(第Ⅱ级神经元)→丘脑感觉接替核(第Ⅲ级神经元)。由此再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中央后回。 (一)深感觉传导路:(先上行,后交叉) ① 精细触觉(辨别两点距离和感受物体表面性状的辨别觉): ② 肌肉和关节中的本体觉: ③ 深部压觉: 三者的传入冲动 ↓ 经后根节外侧部(粗纤维部分) ↓ 进入脊髓后角 ↓ 沿同侧后索上行 ↓ 抵达延髓下部 在薄束核、楔束核换神经元 ↓ 换元后的第Ⅱ级神经元发出纤维 ↓ 交叉到对侧 ↓ 沿内侧丘系 ↓ 到达丘脑感觉接替核。 内囊 豆状核 腹后外侧核 中央后回 背侧丘脑 中脑 脑桥 延髓 内侧丘系 (二)浅感觉传导路 (先交叉,后上行) 轻触-压觉,痛觉,温度觉的传入纤维 ↓ 经后根节外侧部(细纤维部分) ↓ 进入脊髓后角 ↓ 在此换神经元 ↓ 换元后的第Ⅱ级神经元发出纤维 ↓ 在中央管前交叉到对侧 ↓ 沿脊髓丘脑前束、脊髓丘脑侧束 ↓ 上行到达丘脑感觉接替核 二、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Sensory function of thalamus) (一)丘脑的核团和感觉功能 丘脑的核团可分为三大类: 1.感觉接替核: 此类核团接受除嗅觉外的第Ⅱ级神经元感觉纤维的投射,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感觉区,引起特定感觉。包括后腹核和内、外侧膝状体。 1)后腹核 ① 后外侧腹核为脊髓丘脑束和内侧丘系的换元站。与躯体感觉有关。 ② 后内侧腹核为三叉丘系的换元站。与头面部感觉有关。 2)内侧膝状体:是听觉传导路的换元站,发出的纤维向听觉皮层(颞叶)投射。 3)外侧膝状体:是视觉传导路的换元站,发出的纤维向视皮层(枕叶)投射 2.感觉联络核: 此类核团接受丘脑感觉接替核和其他皮层下中枢的纤维,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某一特定区域。功能上与各种感觉在丘脑和大脑皮层水平间的联络和协调有关。包括:丘脑前核、丘脑外侧腹核、丘脑枕核等。 丘脑前核→发出纤维投射到皮层扣带回,参与内脏活动调节; 2)丘脑外侧腹核→发出纤维投射到皮层运动区,参与皮层对肌肉的运动调节; 3)丘脑枕核→发出纤维投射到皮层的顶叶、枕叶和颞叶的中间联络区,参与各种感觉的联系功能; 3.中线核群(非特异核群): 靠近丘脑中线的,内髓板以内的各种结构。主要指髓板内核群,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等。 此类核团没有直接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纤维,但可接受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纤维的投射,通过多突触换元后弥散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起着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的作用。 1.特异投射系统 1)各种特殊感觉传导道,经脊髓或脑干,上升到丘脑感觉接替核,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主要终止于皮质的第四层细胞. 3)功能:引起特定的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2)特点:每一种感觉的投射路径是专一的,具有点对点投射关系。 (二)感觉投射系统 根据丘脑各部分向大脑皮层投射特征的不同,分成两大系统。 熟悉! 1)为丘脑第三类核团向大脑皮层的弥散性投射, 不具有点对点投射关系; 3)功能:不能引起特定的感觉,但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2)失去了专一的特异性感觉的传导功能,是不同感觉的共同上升路径; 2.非特异投射系统 熟悉! 3.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⑴ 动物实验: 刺激中脑网状结构,能唤醒动物,脑电呈去同步化快波;在中脑头端切断网状结构,动物昏睡,脑电呈同步化慢波;表明:脑干网状结构内存在着具有上行唤醒作用的功能系统,即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 2)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是通过丘脑非特异投射系统而起作用的; 3)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是一个多突触的接替系统,易受药物影响而产生传导阻滞。 三、大脑皮层的感觉分析功能 (Sensory function of cerebral cortex) (一)体表感觉区 1.体感Ⅰ区 ⑴ 部位:中央后回。 ⑵ 投射规律 ① 交叉投射,即一侧体表感觉向对侧皮层投射,但头面部感觉投射是双侧的; ② 投射区的空间安排是倒置的,但头面部代表区内的安排是正立的; ③ 投射区面积的大小与不同体表感觉分辨精细程度有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2025学年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高级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docx VIP
- 隋唐时期的绘画艺术.ppt VIP
- 《周杰伦全方位介绍》课件.ppt VIP
- 2024-2025学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docx VIP
- 《诗词里的科学》考试题库资料300题(含答案).pdf VIP
- 2025-2030中国氯霉素滴眼液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VIP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上)月考物理试卷(10月份)(含答案).docx VIP
- 《财经应用文写作》(第二版) 课件及习题答案 第四章 调研文书.ppt VIP
- 生活适应四年级上册 食物安全 教学课件.pptx VIP
- 食品粉碎机械设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