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核酸的结构与功能分析

分子生物学研究已经证实,DNA控制了生物的遗传性状。无论DNA或RNA,都是由许许多多个核苷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而每个核苷酸又由磷酸、核糖和碱基3部分组成。 DNA 真核细胞基因组的最大特点是它含有大量的重复序列,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 所谓C值,通常是指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反常现象(C-value paradox) 2.2 DNA的结构 1. DNA的一级结构 DNA又称脱氧核糖核酸,是deoxyribonucleic acid的简称,它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其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在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是不变的,而4种含氮碱基即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是可变的。 在DNA分子中,嘌呤永远与嘧啶配对,而且腺嘌呤(A)只能与胸腺嘧啶(T)配对,鸟嘌呤(G)只能与胞嘧啶(C)配对。 如一条链上某一碱基是C,另一条链上与它配对的碱基必定是G。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真核细胞DNA序列可被分为3类 1、不重复序列 在单倍体基因组里,这些序列一般只有一个或几个拷贝,它占DNA总量的10%~80%。不重复序列长约750~2 000bp,相当于一个结构基因的长度。 蛋清蛋白、蚕的丝心蛋白、血红蛋白和珠蛋白等都是单拷贝基因。 2、中度重复序列 这类序列的重复次数在101~104之间,占总DNA的10%~40%,如小鼠中占20%,果蝇中占15%,各种rRNA、tRNA以及某些结构基因如组蛋白基因等都属于这一类。 组蛋白基因: 组蛋白基因在各种生物体内重复的次数不一样,但都在中度重复的范围内。 基因组中存在大量重复序列用以编码组蛋白是有其重要意义的。DNA复制时,组蛋白也要成倍增加,而且往往在DNA合成一小段后,组蛋白马上就要与其相结合,这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合成大量的组蛋白,因而需要有大量的组蛋白基因存在。 3、高度重复序列——卫星DNA 只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占基因组的10%~60%,由6~100个碱基组成,在DNA链上串联重复高达数百万次。因为卫星DNA不转录,其功能不详。它们是异染色质的成份,可能与染色体的稳定性有关。 2. 3 DNA的二级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其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 DNA不仅具有严格的化学组成,还具有特殊的高级结构,它主要以有规则的双螺旋形式存在。 在生物活体中,不论DNA的二级结构还是高级结构,都是时刻变化的。 DNA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 通常情况下,DNA的二级结构分两大类:一类是右手螺旋,如A-DNA和B-DNA;另一类是左手螺旋,即Z-DNA。 DNA二级结构中左手螺旋—— Z-DNA的研究 B-DNA是最常见的DNA构象,A-DNA和Z-DNA可能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 Z-DNA调控基因转录的两个模式 癌细胞就是一个例子,癌细胞被认为是具有永久生命力的。相反,某些特定的遗传疾病会出现,一些有缺陷的端粒酶这样的特征,导致细胞受到损害。这一发现有助于新的治疗措施的发展。 端粒被称作“生命时钟控制器”,如果未来人类找到了它的控制开关,人类或能实现“青春常驻”。 2. 4 DNA的高级结构 DNA的高级结构是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超螺旋结构是DNA高级结构的主要形式,可分为正超螺旋与负超螺旋两大类,它们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相互转变,如 The structure of supercoils DNA的高级结构是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所形成的特定空间结构。超螺旋结构是DNA高级结构的主要形式,可分为正超螺旋与负超螺旋两大类。 研究细菌质粒DNA时发现,天然状态下该DNA以负超螺旋为主,稍被破坏即出现开环结构,两条链均断开则呈线性结构。 在电场作用下,相同分子质量的超螺旋DNA比线性DNA迁移率大,线性DNA又比开环的DNA迁移率大,以此可判断质粒结构是否被破坏。 研究细菌质粒DNA时发现,天然状态下该DNA以负超螺旋为主,稍被破坏即出现开环结构,两条链均断开则呈线性结构。 在电场作用下,相同分子质量的超螺旋DNA比线性DNA迁移率大,线性DNA又比开环的DNA迁移率大,以此可判断质粒结构是否被破坏。 朊病毒 (prion) 朊病毒是蛋白质病毒,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的病毒。 合成朊病毒所需的信息,有可能是存在于寄主细胞之中的; 蛋白质指导下的蛋白质合成; 朊病毒致病的“蛋白质构象致病假说”. 2.1 染色体 2.1.1 染色体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