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_大唐盛世的---唐太宗资料.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课_大唐盛世的---唐太宗资料

当今重现中华民族盛世,从唐朝可获哪些借鉴? 1、从存百姓看—执政为民; 2、从发展经济—重视民生; 3、从调整政策—及时改革; 4、从选拔用人—公平公开; 5、从整顿吏治—反腐倡廉; 5、从进谏纳谏—舆论监督; 7、从轻徭薄赋—减轻民负; 8、从重视农业—无农不稳; 9、从吸取教训—忧患意识; 10、从文化教育-科教兴国; 11、从民族外交-兼容并蓄。 历史上的历史评价 明末清初的德王夫之。曾大骂唐太宗“亲执弓以射杀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时也,穷凶极惨,而人之心无毫发之存者也”。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191,特加了按语:“立嫡以长,礼之正也。” 玄武门之变 嫡长子继承制 * * * * 材料一: ……太宗曰:“公言是也。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 材料二: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需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其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伐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材料三:(太宗)谓侍臣曰:“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 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不夺农时,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唐太宗特别设立了死刑覆奏制度,以示对人命的重视。在京城要在两日内五次覆奏,在各州要三覆奏。这种制度的建立有个惨痛的教训,就是错杀了大臣张蕴古,唐太宗后悔不已。因此决定设立这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法院死刑复审权) 有一次,太宗和群臣讨论如何制止盗贼的事儿,有人主张制定严酷的法律。太宗说,“民众之所以偷窃,是因为国家规定的赋税和劳役太重、官吏贪婪,加上自己饥寒交迫,所以就顾不上廉耻了。我应当节省费用、减少赋税和奢靡,选择廉洁的官员,这样民众衣食有余,就不会当盗贼了,何必用严酷的法律呢?”几年之后,天下出现“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的局面。 《贞观律》五刑:笞刑-----杖刑-----徒刑------流徒-----死刑 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 “贞观之初,志存公道,人有所犯,一一于法”。 “死者不可再生,用法务在简宽”。 唐律残片 以民本思想出发,慎用刑法,制定《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罚为末的原则。 起草政令 审核 执行 3.执行命令 2.审核计划 1.制定赈灾抢险计划 选拔官员 划拨钱粮 整修河道 祭祀天地 防范盗贼 惩治犯罪 材料一:三省六部制度 材料三: 唐太宗尤提倡儒学,对群臣说:“我只喜爱尧、舜、周、孔的道理,有了它好比鸟有翼,鱼有水,失去它就要死,不可暂时失去。”他在位时,添筑学舍1200间,添加名额满2260员。各地学生相率来京师,高丽、百济、新罗以及高昌、吐蕃等也派遣贵族子弟来入国学,生徒多至8000余人,学校可称极盛。 ——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三册第124页 材料二:唐太宗即位之初便立下了“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 材料四:“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实行三省六部制,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前者有利于封建帝王明确,要更为有效地治理国家,必须选拔最为适当的官员去完成各项措施,皇帝事必躬亲未必能高效、全面的完成各项治理国家的事务,作为一国之君,最应具备的是把握统治策略,制定统治大政方针的能力和知人善任的本领。 后者则提示封建帝王,必须多方听取不同意见和建议,才能做出正确的抉择,而偏听则往往带来判断的失误,滋生封建帝王的骄纵思想。 阅读P9【学思之窗】想一想,这些名言对一个封建帝王会产生什么作用? 解题关键:两段话对封建帝王治理国家产生的影响。 思路引领: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最为必要的素质是凡事亲力亲为还是拥有敏锐、得当的用人能力?用人得当,使人尽其才对治理国家有什么益处?作为帝王应怎样对待大臣们的谏言?这对治理国家有什么影响? 三、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1、形势 ①唐初,中国北方的突厥、西部的薛延陀、吐蕃等少数民族经常骚扰边境。 ②唐高祖时因为中原未定,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 ③随着唐朝全国统治的稳定与发展,唐太宗开始经营边疆。 三、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开明的民族政策) 1.唐初概况 边境不稳 2.策略和措施 ①策略: 战而后和 ②措施(?): 东 突 厥: 武力征服、设羁ji縻mi府州(?) 西北各族: 册封 西 突 厥: 武力征服、设安西都护府 吐 蕃: 和亲(文成公主入藏,中原文化影响吐蕃) 武力征服、设置机构、册封、和亲 史实之三 回 纥 靺 鞨 吐 蕃 南诏 突 厥 三、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2、

文档评论(0)

过各自的生活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