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土地评价概述资料
第一章 土地评价概述 第一章 土地评价概述 一、土地的概念和特性 一、土地的概念和特性 一、土地的概念和特性 土地占据着特定的三维空间 一、土地的概念和特性 一、土地的概念和特性 C 土地和土地资产 以财产状态出现的土地就是土地资产。土地资产又可以说是商品化的土地和土地资本。它通常以价值量来表示。 二、土地评价概述(P45) 二、土地评价的目的和任务(P50) 土地评价的目的: 土地资源调查的重要组成; 土地利用规划的依据; 土地利用管理的依据; 土地税费征收的依据。 二、土地评价的目的和任务(P51) 土地评价的主要任务: 阐明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阐明土地的潜力; 阐明土地的适宜性; 阐明土地的利用效率。 五、土地评价的原则(P54) 第一章 土地评价概述 第一章 土地评价概述 第一章 第二节 土地评价单元 第二节 土地评价单元 第二节 土地评价单元 第二节 土地评价单元 第二节 土地评价单元 分级系统的单位, 有以下四个特点: 较高级单位是由不同等级的低级单位合并而成的; 不同的低级单位必须在地域上相邻才能进行合并; 分级的等级越高,所包含的低级单位越多,内部结构越复杂; 土地分级系统从低级合并成较高等级的根据是各单位间的区域联系,主要是地球化学联系和地球物理联系。 土地利用类型的特点 是在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影响下,经过人类劳动干预而形成的产物; 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抵御分布规律,但不一定连片,可重复出现; 在时间上随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改善,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特点也有明显的动态变化; 是根据土地利用的地域差异划分的,是反映土地用途、性质及其分布规律的基本地域单位。 第二节 土地评价单元 人们根据长期以来对土地的综合认识,常在所居住的区域划分出一些自然特点相似的各种土地地段,形成了一些没有严格分类级别的土地类型概念。 例如: 珠江三角洲的居民把可以种水稻的耕地称为田,不种水稻的耕地称为地,山地和丘陵统称为山或半山,实质上都是土地类型。 河北省井陉盆地的居民把当地土地分为:坪、梁、涧、川; 黄土高原的居民所划分的源、梁、峁、川,也是土地类型; 1 顺序法 所谓顺序法,就是按纲、类、型、相和面的分类顺序直接列出土地分类系统。 2 两列指标网格法 主要用于土地点(相)和土地单元(限区);取纵横坐标,纵坐标表示地貌类型,横坐标表示植被和土壤类型,纵横有交叉点处便是当地各种土地类型。 “科”用拉丁数字Ⅰ,Ⅱ,Ⅲ,……等表示; “属”用英文字母a,b,c,……等表示; “种”用阿拉伯数字1,2,3,……等表示。然后按科—属—种依次组合成Ⅰa1,Ⅰa2,……Ⅱa1……等等能表示科、属、种关系的土地类型符号。 3 路线考察法 在考察区内选定几条有代表性考察路线,考察时绘制出表示个体土地单位的土地综合剖面图,分析土地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把综合剖面图对比进行分类的方法。 是根据土地成分的特征值划分土地类型的一种方法。即在选取的相对重要参数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单位划分的方法。比如依据海拔高度、坡度、坡向、水文网密度等参数作为分类依据。 第一章 土地评价概述 1、以一定行政单元内的土地为评价单元 2、以权属界限形成的宗地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3、以土壤发生学分类系统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4、以土地类型体系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5、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6、采用评价所用的几种图件叠置所形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 一、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 1、以一定行政单元内的土地为评价单元 2、以权属界限形成的宗地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3、以土壤发生学分类系统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4、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5、以土地类型体系为基础确定评价单元 6、采用评价所用的几种图件叠置所形成的图斑作为评价单元 一、土地评价单元的划分方法 二、土地利用类型的划分 土地利用类型定义:根据土地利用的方式、结构及其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而进行的归并或划分。 (1)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相同的单元土地或土地资源。 1.基本概念 (2)土地利用类型划分——根据土地利用的方式、结构及其特征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而进行的归并或划分。 二、土地利用类型划分 分类体系 一级类型 主要分类依据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中的分类体系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未利用土地 土地的用途、经营特点、利用方式和覆盖特征等因素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中的分类体系 商业金融业用地;工业、仓储用地;市政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特殊用地;水域用地;农田地;其他用地 土地用途、利用方式等特征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