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感觉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感觉分析

人类的认知活动 我们是如何认识世界、获得知识的? 第三章 感觉 第四章 知觉 第五章 意识和注意 第六章 记忆 第七章 思维 第八章 语言 第三章 感觉(sensation) 你知道心理学中的“感觉”是什么吗? “跟着感觉走” “我对你没感觉” “感觉真没意思” 授课提纲 感觉的一般概念 感觉的概念、意义、种类 感觉的编码方式 感觉的测量 感觉现象 视觉 听觉 其他感觉 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意义 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其它心理现象的基础,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 感觉保证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信息超载与感觉剥夺。 是高级认知活动的基础,也是心理现象的基础。 感觉剥夺实验 加拿大吉尔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赫布和贝克斯顿等人于1954年进行的。 感觉剥夺是指将志愿者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隔绝的特殊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各种感觉器官接收不到外界的任何刺激信号。 感觉剥夺实验 被试在感觉剥夺试验七天后,出现了经典的病理心理现象: 出现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及继发性情绪行为障碍; 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情绪不稳; 思维迟钝;暗示性增高; 体诉多,各种神经症症状; “感觉剥夺试验” 说明一个人在被剥夺感觉后,会产生难以忍受的痛苦,各种心理功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经过较长时间才能逐渐恢复正常。 近刺激与远刺激 考夫卡(Koffka) 远刺激:指事物本身的相对稳定的刺激,如一定波长的光线。 近刺激: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处于不断变化中的刺激,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感觉编码(sensory encode) 含义 由于神经系统不能直接加工外界输入的物理能量或化学能量,这些能量只有经过感觉器官的换能作用,才能转化为能够接受的神经能或神经冲动,这个过程就是感觉编码。 编码方式 特异性编码:不同性质的感觉由不同的神经元编码。 模式编码:编码是由一组神经元的激活模式引起的。 感觉的测量 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或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敏感程度。 感受性的高低是用感觉阈限来度量的。 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它是一个范围。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关系 反比关系,阈限值低,感受性高,反之亦然。(E=1/R:E代表绝对感受性,R代表绝对感觉阈限) 人类重要感觉的绝对阈限 视觉:晴朗夜空30英里以外的烛光 听觉:安静房间20英尺以外手表的滴答声 味觉:两加仑水加入一茶匙糖后有甜感 嗅觉:一滴香水弥散三居室 触觉:一片蜜蜂翅膀从一公分外落在面颊 温冷觉:觉察出皮肤表面摄氏1度的差异 幂定律 斯蒂文斯(Stevens) 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幂成正比。 P=KIn P指的是感觉量,I指的是刺激强度,K,n常数,指的是 被评定的某类经验的恒定值。 二、视觉 适宜刺激:波长380~780纳米的光波 视觉器官 锥体细胞——明视觉(昼视)器官 短粗,呈锥形,主要分布在网膜中央窝及附近,中央窝是对光最敏感的区域。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杆体细胞——夜视觉器官 细长,呈棒状,主要分布在视网膜边缘及附近。在昏暗的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和轮廓。 视觉的传导机制 侧抑制 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互相抑制的现象。 由于侧抑制作用,一个感受器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信息输入,也取决于邻近细胞的影响。 视觉的基本现象 明度 对光源或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由光线的强弱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决定。 浦肯野现象 当人们从昼视觉向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向短波方向移动,从而出现明度变化的现象。如阳光下红花与蓝花同样鲜亮,傍晚时分,蓝花显得比红花更亮些。 视觉的基本现象 颜色 颜色是指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 三个基本特性: 色调:主要决定于光波的波长。 明度:颜色的明暗程度。决定于照明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 饱和度: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 颜色混合: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 色光混合: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加法过程:各种波长的光相加; 颜料混合: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减法过程: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 色觉异常 是对分辨颜色有困难,但是对明度非常敏感,色弱和色盲。 色弱 对某种颜色感受性的降低。色弱患者在男人中占6%,是一种常见的色觉缺陷,女性色弱较少。 色盲:全色盲和局部色盲 全色盲:只能看到灰色和白色。 局部色盲:有某些颜色经验,但经验到的颜色范围比正常人要小得多。例如红-绿色盲看不见红光和绿光,但能看黄蓝。黄蓝色盲看不见黄和蓝,却能看红和绿。 色觉异常大多来源于遗传。男性比例远大于女性。 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的明度、

文档评论(0)

ccx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