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ppt.pptVIP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宗教文化类旅游资源ppt

三教 儒教 道教 佛教 九流 儒家 道家 阴阳家 法家 名家 墨家 纵横家 杂家 农家 一、道教概况 1、道教的思想起源 2、道教的创立与发展 道教的历史一般分为汉魏两晋的起源时期、唐宋的兴盛、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和清以后衰落四个时期。 原始时期 殷周时期 春秋战国 汉代 汉魏两晋的起源时期 道教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作为道教最终形成的两个标志性事件:    一是《太平经》的流传,一是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天师道)。 书名: 《太平经》 又名: 《太平清领书》 类别: 道教经书 著书年代: 汉代 部数: 10部 卷数: 170卷 唐宋的兴盛 到了唐宋,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宋真宗、宋徽宗也极其崇信道教, 宋徽宗更自号“教主道君皇帝”,道教因而备受尊崇,成为国教。此时出现了茅山、 阁皂等派别,天师道也重新兴起。自汉晋以来一直隐而不显的道教丹鼎一派,由 于汉钟离、吕洞宾等人的大力倡导,内丹之学始露于世。在理论方面,陈抟、张 伯端等人阐述的内丹学说极为盛行。 元明期间全真教的出现   宋末元初的道教,在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导的全真道。后来,王重阳 的弟子丘处机为蒙古成吉思汗讲道,愿其勿要滥杀无辜,颇受成吉思汗信 赖,被元朝统治者授予主管天下道教的权力。而同时,为应对全真道的迅 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 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正式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派、南有正一派两大派 别的格局。    明代时,永乐帝朱棣自诩为真武大帝的化身,而对祭祀真武的张三丰 及其武当派大力扶持。此时,道教依然在中国的各种宗教中占据着主导的 地位。 清以后衰落 清以后,道教基本已经停止了发展。清代开始,满清统治者信奉藏传佛教, 并压制主要为汉族人信仰的道教。道教从此走向了衰落。进入近现代社会 以后,道教更是衰微。 道教是崇拜多神的宗教,供奉的神灵庞大而复杂,主要分为尊神和俗神等。 3、供奉的主要对象 1、三清 “三清”指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它们是道教的最高尊 神,实是“道”的一体三位。“三清”的说法始于六朝,但此时“三清”多 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别为神宝君、天宝 君、灵宝君三位大神居住。后来,“三清”才逐渐作为元始天尊、灵 宝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称,而“三清境”亦成为其居住地。 道教三清 2、 四御 “四御”是道教尊奉的主宰万物的天帝,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位天帝。 具体指:玉皇大帝(执掌万事万物), 中天紫微北极大帝(总御万星), 勾陈上宫天皇大帝(统御万雷与人间兵革之事), 承天效法后土皇地祇(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美,大地山河之秀)。 3、三官 “三官”是指天、地、水三官,主管赐福、解厄、赎罪。 道教四御 道教的标记——太极八卦图(阴阳鱼) 它是中国古代道家论述万物变化的 重要经典——《周易》中用的八种 基本图形,亦称八卦,用“-”和“--” 符号组成。 名称是: 乾、代表天 坤、代表地 震、代表雷 巽(xùn)、代表风 坎、 代表水 离、代表火 艮(gèn)、代表山 兑、代表沼泽 为什么太极图一直是两条“阴阳鱼”? 二、道教建筑——宫观 1、宫观的由来 早在东汉道教产生时起,修道者就开始在深山筑造茅舍和洞穴作为活动 场所,当时称“治”。晋朝时期称“庐”、“静室”,为信徒省过之所。南北朝时规 模扩大,布局定型,将其称为“仙馆”。北周武帝时又改称为“观”,取观星望 气之意。唐代因李唐王室与道教教主老子同姓,道教被视为国教,老子被奉 为宗祖,道教建筑便顺理成章地改“观”为““宫”。道观、道宫之名由此得来。 道教宣传天下名山是道家的“洞天福地”,是仙人修炼、生活的地方。因此在道教名山中的建筑主题突出仙的环境,利用山顶夷平面布置主题建筑,山坡布置三道山门,成为人间与仙界过渡地带。这在泰山最为典型。 2、宫观的布局特色 泰山游览线,自下而上,形成阴间 (嵩里山),人间(泰安城),仙境( 岱顶)三重空间。从地形上看,由缓坡 、斜坡直到陡坡,人们由低到高,步步高 升,最后宛若登上天府;从建筑上看,由 严整到自由,因自然环境而异;从意境上 看,由人间闹市上达穹宇,渐入仙境。类 似泰山利用自然环境,突出仙境建筑在其 他道教名山中也有类似的布置。 罗浮山冲虚古观 罗浮山位于广东省河源、博罗、 增城三县交界处。道教称之为 天下第七洞天。东晋道士葛洪 晚年隐居罗浮山修道、炼丹, 并卒于山中。冲虚古观,相传

文档评论(0)

zw4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