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原理与设备3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回火和脱火的临界条件 流量一定,烧嘴直径越大,容易回火 流量与管口半径三次方关系 12.1.2 湍流火焰 1.湍流预混火焰的形状如图12-6所示。 2.湍流预混火焰长度的计算 随气流速度的增加,火焰长度增加; 随燃烧传播速度增加,火焰长度缩短; 如气流速度不变,增大烧嘴尺寸,则流量增加,火 焰长度增加。 3.湍流火焰的稳定性问题主要是脱火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 (1)利用引燃火焰稳定火焰 (2)利用钝体回流稳定火焰 钝体回流区的建立 12.2 扩散火焰 12.2.1 气体燃料的层流扩散火焰 最早研究层流扩散火焰的是伯克和舒曼。 煤气 空气 空气 V r z 12.2.1 气体燃料的层流扩散火焰 扩散火焰的特征通常是以化学反应瞬间发生的那个表面 描述的,而这一表面一般都是与发光的燃烧表面相重合, 即扩散火焰外形,又称为火焰焰锋或燃烧区。 几点假设: 1、气体可燃物及空气定形流动; 2、同为速度w; 3、燃烧速度决定于扩散速度; 4、火焰前沿面空气系数为1; 5、不考虑燃烧产物的渗入。 12.2.1 气体燃料的层流扩散火焰 在圆柱坐标中的控制方程: 12.2.1 气体燃料的层流扩散火焰 沿z轴气流方向上扩散传递可发忽略、即: 因此上式变为: 12.2.1 气体燃料的层流扩散火焰 约斯脱(Jost)导出层流扩散火焰长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V 为燃料和空气的速度(相等) d 为燃料管直径 D 气体燃料扩散系数 此式计算的火焰长度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等。 12.2.2 气体燃料的湍流扩散火焰 在燃料速度增加,扩散火焰从层流过渡到湍流状态,火焰长度和火焰形状经历了一个变化。 利用Wolfhard和Parker建立的燃烧器产生的平面火焰可以方便地对扩散燃烧反应区进行研究。 12.2.2 气体燃料的湍流扩散火焰 由于扩散速度是扩散燃烧的决定因素,我们仍用层流扩散 火焰计算公式计算湍流扩散火焰的长度,但是D改为Dt,即: 湍流火焰的长度与直径成正比,与流速无关。P139-140有 更多公式。 12.2.3 扩散火焰的稳定 扩散火焰的稳定问题主要是防止脱火。 (1)在射流界面,燃烧速度和气流速度相平衡时使火焰稳定。但是这种方法在流速突变或有周期性脉动时容易引起火焰脱离而熄灭; (2)喷口边缘回流,出口短圆管; (3)旋转产生回流区。 本篇学习要点 基本概念:浓度,反应速度,质量作用定律,分子热活化理论,链锁反应理论,燃烧反应机理,扩散定律,自由(同向、交叉、环状、同心、旋转)射流主要特征,热自燃、点燃的着火热力理论,燃烧室着火与熄灭,火焰(层流、湍流)传播机理,预混、扩散火焰结构与稳定,碳的异相燃烧,油滴燃烧(有关异相燃烧的部分理论将在下一篇结合燃烧设备一起学习)。 本篇学习要点 基本理论:反应机理及影响因素、射流混合过程及强化方法,着火温度、着火临界条件、熄灭条件,浓度、压力界限,预混与扩散(燃烧),火焰长度和燃烬时间,燃烧强化与火焰稳定的途径和方法; 本章概念多要求熟练掌握,对基本理论应正确理解。学习方法是多看书,多复习,力求理解。 本篇实验 实验三 气体燃料的射流燃烧及火焰特性 研究(火焰长度和温度的测定)(2小时) 比较传统的射流扩散燃烧与高温、低氧弥散燃烧的异同; 观察射流火焰的结构并测定其温度分布。 本篇作业 1、P261第8章习题1 2、P261第8章习题3 3、P261第9章习题2 4、P261第9章习题6 5、P261第10章习题4 6、P262第12章习题3 * * * * * * * * * * * * * * * * * 湍流火焰的表面理论 (2)小尺度强湍流(lδL,V’uL) 此时湍流导温系数 aTam 若在管内流动l ∝d,V’∝V 湍流火焰的表面理论 实验表明:当Re=2300~5000时uT/uL与Re0.5成正比;当 Re=5000~18000时uT/uL与Re成正比。 此时焰锋的宽度也因湍流脉动作用有所增大。 湍流火焰的表面理论 (3)大尺度弱湍流(l δL,V’uL)

文档评论(0)

金不换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