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黄酮类化合物 Flavonoids 大豆卵磷脂软胶囊 神奇的大豆———中国人吃了几千年的大豆,过去用作饮料、豆制品和榨油,今天却成了热点。 大豆及其制品中含丰富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对女性体内雌激素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具有抗衰老、防癌抗癌,防止骨质疏松等功能 问题: 1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是怎样的? 2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什么样的理化性质? 3我们如何将其提取和分离出来,又如何进行结构鉴定? 分布广泛 广泛存在于蔬菜、水果、牧草和药用植物中,是植物在长期自然选择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次级代谢产物 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和结果以及抵御异物的侵袭起着重要作用 在植物中已发现10000种结构独特的黄酮类化合物 实例一 银杏 银杏 宋代初年,白果被列为贡品上进宫廷。皇帝认为“白”为不祥之兆,因看其外壳身白如银,果实似杏,便改其名为“银杏” 银杏 宋代诗人欧阳修诗云:“绛囊初入贡,银杏贵中州。” 杨万里在《银杏》诗中将其描绘得出神入化:“深灰残火略相遭,小苦微甜韵最高。未必鸡头如鸭脚,不妨银杏伴金桃。” 白果 白果的药用价值早在元代吴瑞著的《日用本草》中即有记载,以后的许多医学著作也都有记载,主要是《三元延寿书》、《滇南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再新》等。 白果 记载的主要药用功效为白果能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有治疗哮喘、痰嗽、白带、白浊、遗精、淋病、便频等作用。明代江苏、山东、四川等地曾出现了用白果炮制的中成药用于临床。 掌握: 结构与分类、中药中常见的各类代表化合物。 理化性质:溶解性、酸性的强弱在提取和分离中的应用,显色反应在各类检识中的应用。 提取分离方法原理及应用:PH梯度萃取法、柱色谱法(聚酰胺、硅胶、葡聚糖凝胶)。 掌握: 熟悉: 1 黄酮(醇)类的氢谱、质谱特征; 2 常见含黄酮类中药(槐花、葛根、黄芩、银杏等)。 第一节 概述 生物活性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芦丁 橙皮苷 抗肝脏毒性作用 抗炎作用 雌性激素样作用 抗菌抗病毒作用 泻下作用 解痉作用 生物活性 生理活性 结构与分类 黄酮 黄酮醇 二氢黄酮 二氢黄酮醇 异黄酮 查耳酮 二氢查耳酮类 橙酮 花色素 黄烷醇 双黄酮(醇) 其他黄酮类 第二节 理化性质和显色反应 2、颜色: 3 旋光性 4 溶解度 取决于存在状态 苷:亲水性 易溶热水、甲醇、乙醇; 难溶CHCl3 苷元:亲脂性 易溶MeOH 、 EtOH 、 Et2O;难溶于水 5 酸碱性 6 显色反应 表5-4 操作和结果 检查花色素 练习: 区别黄酮类和黄酮醇类的化学反应是( ) A、HCl/Mg B、Mg(Ac)2 C、二氯氧锆—枸橼酸 D、二氯化锶 某化合物的醇溶液,滴加NaOH呈黄色,醇溶液荧光灯下呈黄色荧光,异羟肟酸铁反应阴性,Mg-HCl阳性反应,该化合物可能是( ) 第三节 提取与分离 3、乙醇或甲醇提取法 高浓度的醇(如90%~95%): 适用于提取游离黄酮 60%醇:适用于提取黄酮苷类。 5、超临界萃取法 适合于提取热敏性和易氧化的物质(脂溶性) 实例--银杏黄酮和内酯 分离方法 柱色谱法 柱色谱法 下列化合物进行聚酰胺柱色谱分离,以含水乙醇梯度洗脱,判断其洗脱顺序。 4、大孔吸附树脂法 葛根总黄酮 降香总黄酮 ---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降香总黄酮的工艺研究(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SFC) 综合了HPLC和GC的优点 以CO2为流动相,适合于非极性化合物的分离 例子:银杏叶黄酮的分离 混合苷元?CHCl3 5% NaHCO3 5%碱水层 CHCl3层 5% Na2CO3 碱水层 CHCl3层 0.2% NaOH CHCl3层 碱水层 4% NaOH 碱水层 (7,4′二OH) (7或4′--OH) (一般ph-OH) (5-OH黄酮) 1、硅胶柱色谱:极性差异 A B 极性大小?洗脱先后? AB,A先洗出 2、聚酰胺柱色谱:是分离黄酮类较理想的吸附剂 ◆原理:H 键吸附,吸附能力取决于H 键能力的大小 ◆特点:吸附容量高 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能形成氢键的基团数目越多则吸附力越强 桑色素 山柰酚 当分子中酚羟基数目相同时,如所处位置易于形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照明线路安装解答题考试练习题及答案.docx VIP
- 土地信息系统.ppt VIP
- ISO14064:2018GHG温室气体盘查报告.docx VIP
- 专题01 《岳阳楼记》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解析版)-备战2025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统编版).docx VIP
- 雷克萨斯ls500h导航手册.pdf VIP
- geo5工程设计手册技术贴汇总一.pdf VIP
- 23S516 混凝土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 .docx VIP
- 35-36第十三章岩浆岩的组合及成因重点讲解.ppt VIP
- 110张经典X线片影像诊断,夜班医生必备纯干货!.pdf VIP
- 2025年甘肃白银市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综试卷1-初中化学.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