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团体规范的管理 ①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团体规范的积极作用,警惕规范一致性的消极作用。 【案例】简单化,草率统一;拉帮结派、搞山头主义(小私企)、地方保护主义 ②要处理好正式与非正式团体规范的差距与关系。 ③防止旧规范的惰性作用。 ④要重视我国企业团体心理的变化特点。 ⑤要分清领导的意愿与团体规则与规范的界限。 ⑥管理者在运用团体规范压力时,应注意避免团体规范压力对其成员个人创造性的压抑。 四、团体高效率的调查与管理 1、高效率团体的标准 生产性指标:利润、增长、资源、适应、创新、生产力与效率等。 士气指标:社会满意、员工满意。 2、高效率团体的特征: ①团体内部及团体与上下级之间有良好的沟通; ②团体成员之间有高度的交互作用与影响力、凝聚力; ③决策分权化和参与决策的过程,多数成员有较大的自由度; ④团体成员乐意接受组织目标; ⑤团体成员有较强的工作与成就动机; ⑥团体成员有良好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⑦有较高的生产量与生产效益; ⑧成员有较强的工作满意感。 3、影响团队效率的因素(也是团队效率调查项目的内容) 4、管理、建设、塑造高绩效团队 ①团队规模适度; ②培养与开发成员的能力; ③强化团队角色多样性结构; ④团队共同目标的承诺; ⑤建立明确具体的目标; ⑥建设好团队领导班子与骨干力量; ⑦防止责任扩散,社会惰化,增强个人与共同责任心; ⑧建立绩效评估与奖酬体系; ⑨培养诚信精神,注意培养正直、能力、可靠、忠实、开放等五个维度的品质。 第三节 团体的意见沟通 一、意见沟通概述 1、意见沟通的概念 沟通指信息的交流,是联络通讯的意思。 意见沟通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人之间经由联络渠道,传递与交流信息、思想观点、情感愿望、意见,达到相互了解与理解的过程。 2、意见沟通的程序 沟通程序的六种基本要素:①信息发出者;②编码;③信息传播通道;④信息接收者;⑤译码;⑥接收者的反馈。 3、意见沟通的作用 费斯汀格将沟通按功能分为两种:工具式沟通和满足需要的沟通。 (1)意见沟通能为团体提供努力工作的方向、资料、情报、知识等外部环境信息。 (2)意见沟通能为提供内部的信息。 (3)意见沟通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企业与“相关利益者”之间增进了解和理解的工具。 (4)意见沟通是调节人际关系增强凝聚力与士气,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5)意见沟通可以改变人的态度与行为,能促进企业改革与推行某项决策的有效执行。 二、意见沟通的方式(或种类) (一)组织层次观点——不同层次的沟通 (1)个人与个人的沟通;(2)团体与个人的沟通;(3)团体与团体的沟通 (二)信息沟通是否反馈——单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1)单向沟通;(2)双向沟通 (三)组织结构和流动方向——向上、向下、平行沟通方式 (四)沟通范围——内部、外部,正式、非正式 (五)沟通工具——言语沟通、非言语沟通 三、意见沟通网络 1、沟通网络概念 由两个或两个沟通通道组成的结构形式成沟通网络。 ★2、正式沟通网络类型(参见书中图表) (1)链式沟通。 (2)环式沟通。(3)Y式沟通。(4)轮式沟通。(5)全通道式沟通。 3、非正式沟通类型 美国心理学家戴维斯发现非正式沟通途径有四种传播方式:单线式、流言式、 偶然式、聚焦式 四、意见沟通的障碍 1、语言表达、交流和理解造成的意见沟通障碍 2、态度、观点、信念和思想感情造成的意见沟通障碍 3、人的气质性格个性差异意见沟通的障碍 4、隐性心理冲突引起的意见沟通障碍 5、其他。媒介不畅通等。 五、意见沟通障碍的解除 1、提高沟通的心理水平:注意、记忆、思维、情绪、个性、心态 2、正确地运用语言文字 3、学会有效的聆听方法 4、学会有效沟通的方法与艺术 第四节 团体的人际关系 一、团体中的人际关系概述 (一)什么是人际关系 1、概念 表示人与人之间相互交往、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心理行为关系成为人际关系。 2、人际关系的成分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3、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人际关系的状况,决定于人们的需要满足程度。 良好人际关系是团结与凝聚力的基础,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条件。 (二)人际关系的类型 1、根据交往关系大小分为三种类型:(1)两人之间的关系。(2)个人与团体的关系。(3)个人与组织的关系。 2、根据人际交往需要不同,为三种类型: (1)包容的需要引起的人际关系(2)控制的需要引起的人际关系(3)情感型需要引起的人际关系 3、我国学者提出如下类型:(1)合作型(2)竞争型(3)分离型 (三)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型 1、社会心理学家李雷的八种模式 ★2、PAC模型 伯恩在《人们玩的游戏》一书中提出了人际交往中人格结构的P、A、C分析。伯恩认为: (1)人的个性由三种心理状态构成:Parent(父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