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说起梅花阅读答案 21.下列词语中的“说”,与“说起梅花”的“说”,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2分) A.游说?????????? B.说和???????????? C.话说?????????? D.学说 【参考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对实词的理解 “说起梅花“的”说“意思为提及、提到。 A. “游说”中“说”的意思是用话劝别人。 B.“说合”中“说”的意思是从中介绍,说和。 C.“话说”中“说”的意思是提及、提到。 D.“学说”中的“说”意思是言论、主张。 2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 与雅致的“苏菲”相比,“梅”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怀。 B. 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弄”。 C. 本文明写对梅的热爱,在无意识中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解。 D. 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来,梅花不仅渗入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征了民族精神。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A.选项为因果颠倒,作者虽然觉得这个名字极美,但又觉得梅这个名字太俗,闷声闷气,难以启齿,所以才给自己起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 B.作者只是说这个意大利人有艺术感染力,并没有说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染力,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期待。 C.作者并不是“无意识”的表现。 D.文章中出处提及梅花,并且梅花也象征民族精神。 22.下列对作品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梅”是用水墨画出的梅花,在黑白浓淡之间呈现出疏、瘦、清、斜之美。 ?? B. 由林和靖“众芳摇落独暄妍”一诗诗体推断,该诗写作年代是在魏晋年代。 ?? C. 倒数第三段中称“梅花是人间尤物”,“尤物”在这里指特别美好的事物。 ?? D.“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都是历代中国画家酷爱的创作题材。 【参考答案】B 【解析】题目侧重考察文学常识。 B选项林和靖是北宋时期的诗人。“众芳摇落独喧艳,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从体裁上来说是七律,所以是近体诗,近体诗是在唐以后才出现的,所以不是魏晋时期所作。 23. 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6分) 【解析】 考察的是赏析文段作用题,所以要从手法,结构,内容三个角度综合考虑作答。题干中的谋篇即文章结构安排,立意是对于文章内容主旨的把握。手法上主要涉及的是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 手法:以小见大,由我与外国人谈论梅花,上升到民族精神 象征,由梅花象征民族精神 对比、反衬,在于美国人谈到梅花时,用牡丹做对比(或反衬),牡丹又大又美,但是不具有梅花高洁的品性,梅花诗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 结构:承接上文西方人对我名字的好奇,也为下文作者因外国人误解梅花而抒发了对梅花的赞美做铺垫。作者层层递进,引出文章主旨。照应题目。 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梅花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清高孤傲,铁骨冰心等美好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 行文流畅,衔接自然。 24.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6分) 【解析】本题考察为概括归纳题把握答题关键,回归文本。 【参考答案】 情境: (1) 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寒冬,欣赏梅的一树繁花。 (2) 在风雪夜后,欣赏千年干枯老梅琼枝吐艳,让人感到绝处逢生的希望。 (3) 在为情所困,辗转反侧之时,幽香袭来。 (4) 想象在不同的情境下赏梅,伴以诗酒琴笛,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 品质与格调: (1) 不畏风雪,坚忍不拔 (2) 顽强不屈的生命力 (3) 高洁孤傲淡然 (4) 超凡脱俗 25.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与“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书香”本义指笔墨之香,在文中指梅花的绘画作品以及梅花所蕴含的疏,瘦,清,斜之美。“诗心”本义为诗歌的情感,在文中指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咏梅佳作,呈于书本,萦绕于心,把梅花的品格深入到血液灵魂和心里。并且给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陶冶人心。 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爱梅,种梅,写梅,赏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梅花诗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清高孤傲精神的象征,表达作者对梅花这种品格的赞美。 四堡雕板阅读答案 19.解析第2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要点解析: (1)通过介绍建阳及建安图书,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热衷,解释了作者对雕版印刷热衷的原因。 (2)总领全文,为下文描写四堡雕版印刷做铺垫,交代文化背景,与下文的文化衰落形成鲜明对比。增加文章的历史色彩,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20.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表达效果。(4分) (1)心里一团如花似锦的猜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