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第37讲 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及王安石
1.历史背景 (1)政治格局:宗法制瓦解、战国七雄形成,社会结构处于大变动之中。 (2)经济:社会生产力发展,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 (3)阶级关系: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实力增强,主张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要求进行社会变革,以维护自己的利益。 (4)思想文化: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 (5)秦国状况: ①秦国政治、经济、军事虽有所发展,但与东方各诸侯国相比还是比较落后。 ②秦国国君立志改变长期落后的状况。 2.主要措施 (1)经济: ①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②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权,允许土地买卖。 ③统一度量衡。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 (2)军事: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给予赏赐。 (3)政治: ①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②废除“世卿世禄制”。 ③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 (4)社会习俗:“塞私门之请”;禁止父子兄弟共居,推行“分异”令。 3.历史作用和局限性 (1)历史作用: ①政治上:世卿世禄制向赐爵制度转变,使统治集团内部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军功地主成为秦统治阶级的支柱,逐步建立起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②军事上:提高了秦军战斗力,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 ③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2)局限性: ①商鞅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为秦的暴政埋下了祸根。 ②商鞅变法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特别是连坐法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③商鞅变法并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保留了奴隶制的残余。 ④重农抑商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考点小结] 1.历史背景 (1)社会矛盾: ①北魏统治腐败,徭役赋税繁重,人民起义不断,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②统治阶级内部危机四伏。 (2)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②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具有改革意识和才能。 ③冯太后的改革为孝文帝改革创造了条件。 2.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考点小结] 1.背景 (1)社会危机严重:国家兵虚财匮,内忧外患,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 (2)范仲淹等人主持的“庆历新政”昙花一现,推行仅仅一年左右即宣告失败。 2.目的 改变积贫积弱局面,实现富国强兵,以巩固和加强统治。 3.主要内容与成效 4.评价 (1)积极作用: ①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兼并势力。 ②农业生产发展,使政府财政收入增加,改善了积贫的局面。 ③使军队战斗力增强,改善了积弱的局面。 (2)局限性: ①指导思想上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②变法的实行过于急进。 ③支持者信心动摇。 [考点小结] (2012·四川文综·14)王安石在《河北民》诗中写道,边境百姓“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感慨他们生不逢时,“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这些诗句表现了作者( ) ①对冗兵冗官的不满 ②对田园生活的赞美 ③ 对唐代治世的向往 ④ 对北宋孱弱的无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含义,“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是指农民上交赋税给封建国家,北宋朝廷又给辽、夏“岁币”,这是“冗费”的反映,排除①;“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是唐代贞观之治(封建盛世)物资丰富、物价低、和平安宁;相比之下,北宋中期明显“积贫积弱”,故选③④;②从本题材料中无法体现。 [答案] D (2014·浙江卷自选模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变法的评价,主流观点有:“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苏轼《商君功罪》);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司马迁《商君列传》)。 ——据《中国古代史》改编 材料二 人说惠王(即秦惠文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战国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并简析该理论在历史上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商鞅遭车裂而“秦人不怜”。 [解析] 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第(1)问,指导思想根据材料一中“见刑而不见德”“残伤民以峻刑”可知是法家思想;作用应根据教材必修三的相关知识从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秦统一全国的作用归纳。第(2)问,原因根据材料一、二,从变法对旧贵族利益的侵犯、改革措施中的严刑峻法、轻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全程复习方略》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必修四)(共59张PPT).ppt
- 《全程复习方略》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九课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修三)(共57张PPT).ppt
- 《全程复习方略》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必修二)(共81张PPT).ppt
- 《全程复习方略》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必修三)(共62张PPT).ppt
- 《全程复习方略》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修二)(共67张PPT).ppt
- 《全程复习方略》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必修四)(共77张PPT).ppt
- 《全程复习方略》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必修四)(共60张PPT).ppt
- 《全程复习方略》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五课 文化创新(必修三)(共64张PPT).ppt
- 《全程复习方略》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必修三)(共60张PPT).ppt
- 《全程复习方略》2016届高考政治(全国通用)总复习教师用书配套课件:第八课 走近国际社会(必修二)(共63张PPT).ppt
-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第38讲 梭伦改革与欧洲的宗教改革.ppt
-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1 第40讲 日本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ppt
-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模块总结.ppt
-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模块总结.ppt
-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2 第42讲 中国近代的民主思想和世界人民争取民主的斗争.ppt
-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第43讲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ppt
-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2 第41讲 西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ppt
-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第44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ppt
-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3 第45讲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ppt
- 【2015年春走向高考】高三人教版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模块总结.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