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线虫方案.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线虫方案

低色素小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 病因:⑴齿咬伤,损伤肠黏膜,影响宿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⑵头腺分泌抗凝素,阻止伤口凝血;⑶边吸血边排血;⑷常更换咬附部位。 失血量:N.a 0.02~0.1ml/d; A.d 0.14~0.4ml/d; 症状:P166 2.贫血 最主要、最严重的危害 * 多由A.d引起 可经胎盘或母乳喂养感染 症状:P167 3.婴幼儿钩虫病 4.妇女钩虫病 除前述钩虫病症状外, 可引起停经 孕妇可引起流产 * 1.粪检虫卵 ⑴饱和盐水浮聚法(首选) ⑵直接涂片法:高流行区适用 ⑶改良加藤法: 定量检测感染度,也 可用于疗效考核 2.钩蚴培养法:可以鉴定虫种 3.痰中检出钩蚴 4.血检Hb↓,嗜酸粒细胞和WBC↑ 四、诊 断 * 五、流行与防治(自学) 1. 局部治疗: ⑴透热疗法: 感染24h内适用,53℃热水间歇浸泡患处,持续25分钟;或用热毛巾热敷10分钟。 ⑵左旋咪唑涂肤剂 2. 药物驱虫:阿苯达唑+甲苯达唑 3.对症治疗:口服铁剂、维生素C等(严重贫血者,先纠正贫血再驱虫) * 第七节 旋毛形线虫 寄生于同一宿主 成虫 小肠 肌肉 幼虫 人和多种哺乳动物 旋毛虫病 既是终宿主也是中间宿主 保虫宿主 * 旋毛虫病是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和食源性寄生虫病 人因生食含有旋毛虫幼虫囊包的肉类而感染(以猪肉、狗肉为主) 肌肉组织切片 * 主要临床表现有 1.成虫致病: 消化道症状,低热,乏力 2.幼虫致病: 主要致病阶段 侵入期:发热,肌痛(以腓肠肌、肱二、肱三头肌明显),水肿(眼睑及面部多见),眼结膜充血水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皮疹等 恢复期:肌纤维内幼虫囊包形成,损伤肌组织修复,病情好转或恶化。 * ←眼睑水肿 眼结膜充血→ ←幼虫侵入肌肉 * 诊断 询问病史(饮食史等) 患者肌肉活检,查获幼虫囊包确诊 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治疗: 首选药物为阿苯达唑 * 第八节 丝 虫 我国仅有班氏丝虫和马来丝虫流行; 该虫经按蚊叮咬人而感染; 成虫寄生于终宿主人的淋巴系统、 皮下组织或体腔,引起淋巴丝虫病 丝虫病曾是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2006年我国已达到基本消灭丝虫病的标准,但仍有近40万慢性丝虫病人 仍是WHO重点防治的六大热带病之一 * 主要临床表现有 1.微丝蚴血症:夜现周期性,重要传染源 2.急性炎症反应:淋巴管/结炎(多见下肢),精索\附睾\睾丸炎(班),丝虫热(班) 3.慢性阻塞性病变:为第二大致残疾病象皮肿,睾丸鞘膜积液(班),乳糜尿(班) 4.隐性丝虫病: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TPE) * 实验室诊断 新鲜血滴法:观察微丝蚴运动 厚血膜染色法:观察微丝蚴形态,可鉴定虫种 乙胺嗪白天诱出法 注: 晚上10时~次晨2时采集外周血 体液和尿液离心沉淀法 免疫学辅助诊断 * 蛔 蛲 钩 鞭 丝 旋 粪 广 美 结 生活史类型 宿主 寄生部位 寄生方式 产卵部位 感染阶段 感染方式 幼虫移行 感染→产卵 寿命 课后作业:常见线虫生活史要点比较 * 幼虫还可侵入脑、肝、脾、肾和甲状腺等,有幼虫经胎盘入胎儿体内寄生的报道 12岁以下儿童蛲虫感染率较第一次全国调查的结果(23.61%)下降了56.47%,但甘肃、四川、海南、广东分别上升了112.89%、41.67%、40.85%、5.13%。 部分患者可出现有喜食生米、泥土、煤渣、破布等异常行为表现,称“异嗜症”,其可能的原因是患者体内缺乏铁离子,从而导致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在经补铁剂后此现象可以消失。 蛔虫钻入胆道 * 1. 查虫卵 标本:粪便 首选方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 2. 查成虫 标本:粪便或呕吐物 方法:自然排出;药物驱虫 3.痰中查幼虫 四、诊 断 (一)确诊: 查获虫卵、成虫或幼虫 * 询问流行病史+临床症状 影像学检查:X光、B超、CT等 免疫学检查:适用于早期感染;血清IgE增高 血液检查:嗜酸粒细胞显著增高 (二)辅助诊断 * 五、流行与防治 我国蛔虫感染率12.7%(2004年) 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蛔虫感染率高的主要因素有 产卵量大,虫卵抵抗力强 生活史简单 卫生习惯不良 粪便管理不当 苍蝇等节肢动物携带传播虫卵 * 预防 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加强粪便管理 消灭苍蝇等媒介节肢动物 治疗: 药物驱虫:阿苯达唑、甲苯咪唑、伊维菌素、左旋咪唑等。 外科除虫:急性腹症者 * 简称鞭虫,是人体常见消化道寄生虫。 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盲肠,致鞭虫病。 成虫形态似马鞭(前端 尖细,尾端粗大钝圆), 长约30-50mm,活时暗红 色,雄虫尾端向腹面卷曲 成虫前端钻入肠上皮

文档评论(0)

bbnnmm8855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