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年度成语:生来彷徨
年度成语:生来彷徨
张晓舟 1月6日 10:27
分享
腾讯微博
QQ空间
QQ邮箱
新浪微博
Facebook
Twitter
一年多以前,我去中央音乐学院看一位德国钢琴家演奏斯托克豪森的作品。在复兴门地铁过道里,看到一边是政府口号:“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一边是消费广告:“就是要酷,就是要帅,就是要萌,就是要森。”一左一右,相看两不厌,这是我们已经熟视无睹的景观——中国社会的本质在此一目了然——而我就从政治口号和消费口号之间,从地下通道走向中央音乐学院,走向清醇王府旧址,走向光绪皇帝的出生地。有趣的巧合。
醇王府就位于中央音乐学院,这个音乐最高学府有个著名的地址:鲍家街43号,该校毕业生汪峰从前的著名摇滚乐队以此命名。因此,穿过“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和“酷、帅、萌、森”,你也就抵达了汪峰。鲍家街43号是一支不错的乐队,也是汪峰相当不错的原点。在“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和“酷、帅、萌、森”之间,是摇滚的地下通道,而汪峰从这里走到地上。
如今他宣称“生来彷徨”,但为何彷徨,为谁彷徨,在哪彷徨,如何彷徨?汪峰是彷徨于中国当代社会的三种文化——主旋律文化、流行文化、摇滚乐亚文化——之间,当然这三种文化彼此的距离在缩小,概念也处于变动和模糊之中。在这个意义上,汪峰堪称中国大陆目前的头号歌星,这是中国当代社会文化一个完美的符号标本,汪峰及其作品暴露了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典型症候,他试图融合这三种文化,但同时又被这三种文化撕裂;他试图通杀这三种文化,但也难免在这三种文化之间漏洞百出。
当然,摇滚皮裤始终是他的精神武装。在《请把我在路上叫醒》一歌中,汪峰提到吉普放着AC/DC;在号称其最重要作品的《生来彷徨》一歌中,他继续施展一贯拿手的摇滚经典符号拼贴术。“生来彷徨”的句式源于布鲁斯·斯普林斯汀的《Born to Run》;“不如像一块石头一样的滚吧”来自鲍勃·迪伦;“不如让我们一起放任自流吧”,则来自迪伦六十年代女友苏西·罗托洛《放任自流的时光》,汪峰得感谢译者陈震把“Freewheelin”一词翻译得那么漂亮。
《生来彷徨》劈头唱到:
“每天走在疯狂逐梦的大街上,我们精神褴褛却又毫无倦意。”
“精神褴褛”——汪峰巧妙地合成了一个很是摇滚的词组,这个摇滚词组贯穿了汪峰作为主旋律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双重既得利益者,一直以来的一个姿态:与物质褴褛的人们并肩,而批判中产阶级的精神褴褛。于是,他得以从一个新晋名流回复到那个地下精神贵族,仿佛还活在鲍家街43号的地下通道摇滚至死,而无视两旁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和“酷、帅、萌、森”——然而正是“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主旋律文化和“酷、帅、萌、森”的流行文化一起合力,把汪峰从摇滚亚文化的通道一把拽向主流文化的巅峰。
他还找到和“褴褛”相近的一个关键词:“贫瘠”。《贫瘠之歌》堪称汪峰近年最佳,至少要比《生来彷徨》强,尽管汪峰早就被很多滚友嗤之以鼻,但至少这首《贫瘠之歌》的歌词还是足以秒杀大多数中国摇滚歌词,尽管也充斥着“理想、信仰、方向、希望”这样空洞的大词,但至少类似“佛陀和皮条客共享着皮质迈巴赫”这样的句子像刀片一样划破了自己的皮裤。然而,“排行榜散发着虚无中产的彷徨” 又表明汪峰乖巧地把自己摘了出来,把中产们放在自己的脚下去俯瞰和批判,却轻易地回避了自己身价暴涨的富翁身份,一如既往地穿上高大上的精神皮裤——汪峰并非不具备对时代的某些洞察力,但在他与时代之间,始终隔着一层昂贵而滑腻的皮裤。
他也难免会来点所谓脏的敏感的字眼,这就像一条被做旧的搞破洞的牛仔裤。他需要这副摇滚甲胄来捍卫和保护自己——不被当做身价暴涨的社会名流新贵,也不被当做一个爱国红歌的摇滚接班人,更不被当做一个娱乐明星去恣意消费。但汪峰的文化身份早已多元,或者不如说四分五裂,完全不是他所能控制的。
在文艺青年云集的虾米网,汪峰新专辑《生来彷徨》竟然被打了6.4分,而2011年的《生无所求》和2009年的《信仰在空中飘扬》则分别高达9.1分和9.2分。当然并不意味着汪峰的音乐水准有了大幅下降,也不意味着虾米听众的音乐审美水准有了大幅提升,实际上二者均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顶多就是汪峰从音乐套路到歌词的自我重复让有些歌迷腻烦而已,但也远不至于分数如此天渊之别。
分数暴跌的真正原因其实是:随着汪峰人气的暴涨,很多歌迷从他身上寻找和得到的认同感反而急剧下滑,汪峰曾经一度被捧为“最具人文精神的歌手”(或者“最具人文精神的摇滚歌手”),但这一“人文”身份现在逐渐被春晚红歌和明星八卦所稀释所模糊,从人文硬通货沦为流行大路货。一个艺术家(好吧,艺术家)越是成为头条新闻,他的伟岸身影就越是挡住自己的作品,恐怕很多歌迷听都没怎么听,就不屑地给《生来彷徨》狠狠地打了一颗星。
(资料图:2013年12月21日,江苏南京,2013汪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