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学Ⅲ——唐宋文学 学期教学要求 每次上课要带书和作品选 做好课堂笔记 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 上课不玩手机 上课时不随便进出教室 积极参与课堂,及时完成作业 根据教学内容,认真背诵相关诗作 成绩评定办法 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 平时成绩:诗词默写15%(唐代10分,宋代5分) 作业10%(平时作业和10篇赏析文章) 考勤10% 课堂5% 隋唐五代的历史起讫 隋朝(581-618)37年 唐朝(618-907)289年 五代(907-960)53年 一、唐文学的繁荣的表现 (一)诗、文、小说、词全面发展。 (二)作者作品多、大师辈出。 《全唐文》收作者3035人 《全唐诗》收作者2200余人 据统计,唐人小说尚存二百二三十种 唐杰出诗人数量远超唐以前著名诗人的总和 唐流传至今的诗歌5万首,比唐以前历代流传诗歌 的总数多3倍以上。 1.唐诗的发展轨迹 “五唐说”和“四唐说” 五唐说最早始于宋代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诗体》中说,“以诗而论,则有......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 1.唐诗的发展轨迹 “四唐说”:一般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 被历代诗论家论唐诗流变所遵循。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玄宗开元初(713)约100年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713)―代宗大历元年(766)约50年。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文宗开成元年(836)约70年。 晚唐:文宗开成元年(836)―昭宣帝天祐四年(907)约70年。 (1)初唐:唐诗繁荣昌盛的酝酿准备阶段 贞观诗坛:唐太宗及其周围的诗人。典雅绮丽、雍容平和 ↗齐梁文风虞世南、上官仪、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 →艺术形式↘ 两股 上官体 文风 气骨不足,质不胜文 →情思格调 ↘反齐梁文风王绩、初唐四杰、陈子昂→题材内容↗ 诗歌形式:四声二元化;解决了粘的问题。 律句-律联-构成律篇。——齐梁诗风。 诗歌题材扩大,作者队伍扩充,有风骨有开朗明丽的境界。 (2)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鼎盛时期 ↗ 山水田园:王孟 盛唐:→ 边塞诗派:高岑 ↘ 双子星座:李杜 王昌龄、李颀[qí] 、崔颢[hào ] 、王之涣。 (3)中唐是唐诗新变层出再度繁荣的时期 ↗韩孟诗派:奇崛、散文化 大历诗人→ ↘元白诗派:通俗易懂 (4)晚唐是唐诗夕阳返照时期 晚唐:小李杜、温庭筠 皮日休、陆龟蒙、聂夷中、杜荀鹤。 2.唐代散文的文体文风革新 散文新变:天宝后期,李华、萧颖士、独孤及、梁肃、柳冕等提倡古文,重政教之用,带有政治功利的动机。 古文运动:文以致用。虽言复古而实为创新。 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罗隐 3.传奇小说、词、变文等产生发展 (1)传奇:不同于六朝 作意;较为完整的情节结构;较为完整的人物塑造。标志着文言小说成熟。 (2)词:燕乐。 (3)俗讲和变文。 4.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文学是艺术经验充分积累后的一次大繁荣,为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开拓出新的领域,为下一次繁荣作了准备。 唐文学的最高成就唐诗,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峰,是难以模仿,无法代替的。 三、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一)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国力强大,为文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忆昔(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 百馀年间未灾变,叔孙礼乐萧何律。 …… 国力的强大,不仅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而且培养了唐代士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体现在诗作中就是一种昂扬的精神风貌。 国力的强大,使漫游风气盛行,从而开阔了文人的胸襟眼界,增广了阅历见识,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精神生活,直接促进了文学向更完美的方向发展。 (二)文禁松弛,思想开放,文化上兼容并蓄,有利于推动各种文学流派的形成,促成了百花齐放的兴旺气象。 1.文化上,采取兼容政策。做到胡汉交融,中外交融。这对于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2.在思想上,取兼容态度。以儒为主,兼取百家。 a.立国之本是儒学,思想上则儒、释、道并存交融。在政权运作、人材选用方面,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在人生信仰、社会思潮、生活情趣与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劳动教育五年级上册第一章劳动项目2《煮面条》教学设计.doc
- 副县长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发言(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doc VIP
- 注射水纯水纯蒸汽施工方案.pdf VIP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电力新能源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电气运行、检修、事故处理、安全操作规程(电气五大规程).docx
- 《矿山隐蔽致灾因素普查规范 大纲》.doc VIP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 Lesson 21-22课件.ppt VIP
- 2025贵州遵义南国大数据有限公司招聘1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网信体系下 网络舆情应对流程指南.docx VIP
文档评论(0)